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顧犬補牢的意思、顧犬補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顧犬補牢的解釋

《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後因以“顧犬補牢”比喻事情出了差錯,宜及時設法補救。 梁啟超 《<日本國志>後序》:“後之視今,猶今之視昔,顧犬補牢,未為遲矣。” 梁啟超 《變法通議·論科舉》:“既無細腰高髻之倡,重以棄鼎寶瓠之失,不懷顧犬補牢之義,徒效淵魚叢爵之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顧犬補牢”為漢語成語的誤寫形式,其正确表述應為“亡羊補牢”與“見兔顧犬”的組合。根據《漢語大詞典》及《戰國策》典籍記載:

  1. 亡羊補牢

    出自《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字面指丢失羊後修補羊圈,比喻事後及時補救以避免更大損失,強調“雖晚仍有效”的積極态度。此成語收錄于《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1352頁,屬常見勸誡類典故。

  2. 見兔顧犬

    同源《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指看見兔子才喚獵犬追捕,引申為事态緊急時采取行動,雖倉促但仍有應對價值。該表述突顯“臨機應變”的實用主義思想,被《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列為典型例句。

兩成語均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中“事後補救”的辯證思維,常用于教育、管理等領域。例如《資治通鑒》中引用“亡羊補牢”論證政策調整的必要性,而《朱子語類》則以“見兔顧犬”說明危機處理的策略。

網絡擴展解釋

“顧犬補牢”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比喻在事情出現差錯後,及時采取補救措施,以避免更大的損失。字面意思是“看到兔子才回頭喚狗追捕,丢失了羊才修補羊圈”,強調發現問題後立即行動的重要性。


二、成語出處

源自《戰國策·楚策四》中的名句:“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原指雖事後補救,但仍有挽回的餘地,後演變為成語“顧犬補牢”。


三、用法與示例

  1. 語法功能:連動式結構,多作謂語,用于書面語。
  2. 典型例句:
    • 梁啟超在《<日本國志>後序》中寫道:“後之視今,猶今之視昔,顧犬補牢,未為遲矣。”
  3. 適用場景:適用于問題暴露後采取積極補救措施的情況,如管理疏漏、政策調整等。

四、近義詞


“顧犬補牢”通過生動的比喻,提醒人們即使問題已發生,及時行動仍能減少損失。其核心思想與“防患未然”形成對比,更強調事後應對的積極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胞衣地贲臨秉憲博賽捕勦逋米陳效侈君赤囊斥逐酬獻丑媟稠心眼兒刺破單宣丹鑰等身齊疊字詩地角動容放射飛駞拊式改俗幹燥症光闆兒皓然喝月鴻蒙初辟滑不唧溜環靶簡隔考課令磕響頭烈貨列真馬鬣碼瑙鳴鞞儗似偏短樸略鉗口挢舌清霄青瑩旗繖箬下春塞管商決誓心飾中說唱素榮韬韫通人外號外廂完德腕骨祥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