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水荭的意思、水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水荭的解釋

見“ 水葓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水荭”是一種常見的水生或濕地植物,其解釋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基本定義

水荭(學名:Polygonum orientale),又名荭草、紅蓼、茏古等,為蓼科蓼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名稱中的“水”字體現了其多生長于濕潤環境的特性,常見于中國北方田野、河岸及濕地。


二、形态特征

  1. 植株:莖高可達2-3米,密被長毛,多分枝。
  2. 葉片:闊卵形或長卵形,葉尖明顯,全緣,長10-20厘米,寬6-12厘米。
  3. 花果:
    • 花:總狀花序下垂,花被呈淡紅色、粉紅色或白色,花期7-8月。
    • 果實:黑色近圓形瘦果,中藥稱“水紅子”,果期9-10月。

三、分布與用途


四、名稱辨析

“水荭”在不同文獻中亦寫作“水葒”或“水紅”,其别稱“廖實”可能為地方俗名。需注意與同科其他植物(如紅草)區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形态細節或藥用方法,可參考植物圖鑒或中醫藥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水荭》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水荭》是一個古漢語詞語,意為水中紅草。它描述了在水中生長的一種紅色的植物,具有美麗的色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水荭》這個詞可以拆分為“水”和“草”兩個部分。其中,“水”是指水的意思,而“草”是指植物的意思。

《水荭》共有5個筆畫,其中“水”部分有4個筆畫,而“草”部分有1個筆畫。

來源

《水荭》這個詞語的來源并沒有确切的記載。然而,古代文字中經常使用植物的名稱來描述自然界中的事物,因此《水荭》這個詞極有可能是古代人們觀察到水中生長的紅色植物時所起的一個名稱。

繁體

《水荭》的繁體字為「水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常常有所變化。對于《水荭》這個詞,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還是由“水”和“草”的組合構成。

例句

1. 池塘中長滿了水荭,給整個景色增添了一抹紅色。

2. 清澈的水底,可以看到水荭隨水波搖曳的身影。

3. 遊覽公園時,一塊池塘中的水荭引起了我的注意。

組詞

水荭叢、水荭綠新、水荭紅、水荭草綠

近義詞

紅草、水中紅草

反義詞

綠草、水中綠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