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披毛索靥”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幾點詳細解釋:
詞義與用法
讀音與出處
使用場景
多用于批評他人無端苛責或過度挑剔的行為。例如:“對待新人應多包容指導,而非披毛索靥。”
提示:成語中的“靥”易被誤寫為“厭”或“靨”,需注意字形和讀音。如需更多例句或拓展學習,可參考權威詞典或古籍文獻。
《披毛索靥》是指一個人衣冠整齊、舉手投足間顯得莊重、端莊的樣子。形容他人儀态得當,舉止不凡。
《披毛索靥》的拆分部首為“攵”和“皮”,拆分筆畫為14畫。
《披毛索靥》這個詞 最早出自《舊唐書·卷六十九》:“玄武貞觀七年,貞觀中鹹天年初,宋之問為學士,成之為秘書郎,從維周披毛索靥者耶。”這裡的披毛索靥是指周維德,他是一位細心、嚴肅、莊重的秘書員。這個詞後來逐漸演變為用來形容他人衣冠整齊,端莊莊重的樣子。
《披毛索靥》的繁體字為《披毛索靨》。
古時候的漢字寫《披毛索靥》的寫法為“披毛索靥”,沒有太大的變化。
他整理衣冠,披毛索靥,一副端莊莊重的樣子。
莊重、端莊、衣冠整齊、舉止得當、禮貌、莊嚴
莊重、端莊、莊嚴
邋遢、散漫、惡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