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名妒能的意思、矜名妒能的詳細解釋
矜名妒能的解釋
矜:誇耀;妒:嫉妒。誇耀自己的名聲而嫉妒賢能。
詞語分解
- 矜名的解釋 崇尚名聲。《後漢書·袁術傳》:“ 術 雖矜名尚奇,而天性驕肆,尊己陵物。” 南朝 宋 謝靈運 《遊赤石進帆海》詩:“矜名道不足,適己物可忽。”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一:“先輩矜名太過,論多拘泥
- 能的解釋 能 é 才幹,本事:能力。能耐。才能。 有才幹的:能人。能手。賢能。能工巧匠。能者為師。 勝任,善于:能夠。能柔能剛。力所能及。欲罷不能。能動。 會(表示可能性):小弟弟能走路了。 應該:你不能這樣說
網絡擴展解釋
“矜名妒能”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jīn míng dù néng,其核心含義是誇耀自己的名聲,同時嫉妒賢能之人。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 矜:誇耀、自恃。《後漢書》中明确用此字表達“以名聲為傲”之意。
- 名:名聲、名譽。
- 妒:嫉妒,指對他人才能或成就心懷不滿。
- 能:賢能之人,指有才能的個體。
2.出處與背景
出自《後漢書·崔骃傳》:“其達者或矜名妒能,恥策非己,舞筆奮辭,以破其義。”。原文批評某些人因自負名聲而排斥賢才,甚至用言辭攻擊他人觀點。
3.用法與語境
- 適用場景:多用于貶義,形容那些自視甚高卻容不下他人才能的人。例如職場中打壓同事的上司,或學術領域排斥異己的學者。
- 近義表達:“嫉賢妒能”“矜功伐善”,均強調對才能的嫉妒與自我标榜。
4.擴展知識
- 該成語在古籍中偶見寫作“矜名嫉能”(“嫉”與“妒”同義),但現代多用“妒”字。
- 類似思想在《論語》中亦有體現,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強調君子應包容而非攀比。
通過以上分析,可清晰理解“矜名妒能”既包含對自我名聲的過度宣揚,又隱含對他人才能的狹隘排斥,常用于批判缺乏胸襟的負面行為。
網絡擴展解釋二
《矜名妒能》的意思
《矜名妒能》是一個成語,意為自負驕傲,忌妒别人的才能或成就。該詞常用于形容那些自我看高自己,嫉妒他人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矜名妒能》由“矜”,“名”,“妒”,和“能”四個部分組成。
“矜”部分的部首是“石”,總筆畫數是“9”;
“名”部分的部首是“口”,總筆畫數是“6”;
“妒”部分的部首是“女”,總筆畫數是“8”;
“能”部分的部首是“人”,總筆畫數是“10”。
來源和繁體
《矜名妒能》這個成語最早出自于《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形容賈生驕傲嫉妒屈原。繁體字為《矜名嫉能》。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時候的寫法,《矜》的舊寫法是“儘”,《名》的舊寫法是“命”,《妒》的舊寫法是“觖”,《能》的舊寫法是“脀”。
例句
他總是以自己的成就矜名妒能,不肯承認别人的優點。
組詞
矜持、名正言順、妒賢嫉能、能耐出衆。
近義詞
炫耀自大、自負自戀、忌妒才能。
反義詞
真誠贊美、相互欣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