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牽牛的意思、牽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牽牛的解釋

(1) [lobed leaf pharbitis]∶一種舊大陸熱帶一年生纏繞草本植物( Pharbitis nil ),具短毛,葉心髒形,通常三裂,花漏鬥形,淡紅、藍色、淺紫色或白色

(2) [Altair]∶牽牛星的俗稱

詳細解釋

(1).即河鼓。星座名。俗稱牛郎星。亦指 牛郎織女 神話傳說故事中的人物。《詩·小雅·大東》:“睆彼牽牛,不以服箱。” 毛 傳:“河鼓謂之牽牛。”《文選·曹植<洛神賦>》:“歎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 李善 注引 曹植 《九詠》注:“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 唐 陸暢 《雲安公主出降雜詠催妝》:“天上瓊花不避秋,今宵織女嫁牽牛。”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天孫莫悵阻銀河,汝尚有牽牛相憶。” 郭沫若 《星空·廣寒宮》:“在銀河上架了一道橋兒,因此織女和牽牛,便得在橋頭相會。”參見“ 牛郎織女 ”。

(2).即牛宿。星宿名。《晉書·天文志上》:“牽牛六星,天之關梁,主犧牲事。”參見“ 牛宿 ”。

(3).指牽牛花。 宋 陸遊 《夜雨》詩:“籓籬處處蔓牽牛,薏苡叢深稗穗抽。”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雜記二·因物得名》:“世有所出所嗜所作因冠名者多矣……人牽牛來易藥,而名其藥曰牽牛。”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牽牛子》﹝集解﹞引 陶弘景 曰:“牽牛作藤生花,狀如扁豆,黃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牽牛”一詞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字面含義與動作

指牽拉牛的行為,常用于農耕或日常勞作中。例如“牽牛下地”描述農人牽引牛進行耕作。從字源看,“牽”字本義為引牛前行,甲骨文中以繩系牛的形态體現。

二、植物名稱(牽牛花)

  1. 植物特征:旋花科一年生纏繞草本植物,葉片寬卵形或近圓形,花呈喇叭狀,花色多樣(藍、紫、桃紅等),清晨開放傍晚凋謝,故又名“朝顔”。
  2. 别名與象征:俗稱喇叭花、碗公花,花語為“愛情永固”和名譽,部分文化中象征短暫而絢爛的美好。
  3. 實用價值:種子可入藥(中藥名“二丑”),具有瀉水利尿功效;觀賞性強,適應幹旱與貧瘠土壤。

三、天文與神話意象

  1. 牽牛星:即天鷹座的牛郎星(Altair),與織女星隔銀河相望。古代詩詞中常以星喻人,如《詩經·小雅》提及“睆彼牽牛,不以服箱”。
  2. 神話形象:民間傳說中,“牽牛”指牛郎,與織女演繹七夕鵲橋相會的經典故事。

四、其他延伸含義


以上内容綜合了植物學、天文學及文化典故,如需更詳細分類信息,可參考來源網頁中的專業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拆分部首和筆畫:

《牽牛》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牛,并且牽牛的筆畫數為11。


《牽牛》的意思:

牽牛指的是用繩子或者牛策牽引牛前進,也可以引申為幫助、引導或者指點别人。這個詞在現代漢語中常常用來比喻在愛情中策劃、促成兩個人相互認識或相互聯繫。牽牛也出現在許多文化典故和民間故事中,象征着愛情中的牽挂、幫助與忠誠。


來源與繁體:

《牽牛》一詞源于古代漢字,是由牛字旁和年字旁組成。在繁體字中,牽牛的寫法為「牽」,年的寫法為「鬧」。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牽牛的變體寫法多種多樣,形狀和現代漢字略有不同。例如,「」(xian)為漢代小篆寫法,「」(yan)為東漢隸書寫法。


例句:

1. 他們牽牛走過田野,享受着大自然的甯靜。

2. 他用愛和耐心牽牛一樣,将我從痛苦中帶出。


其他相關内容:

組詞: 牽線、牽挂、牽制、牽記、牽緊

近義詞: 引導、帶領、牽引、領導、協助

反義詞: 釋放、放手、松開、解除、自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