踞虎盤龍的意思、踞虎盤龍的詳細解釋
踞虎盤龍的解釋
猶言龍蟠虎踞。形容地勢雄偉壯麗。 明 湯式 《哨遍·新建構欄教坊求贊》套曲:“三尺臺包藏着屯鶯聚燕閑人窟,十字街控帶着踞虎盤龍舊帝基。”
詞語分解
- 踞的解釋 踞 ù 蹲,坐:龍蹯虎踞(形容地勢險要)。踞坐。箕踞(古人席地而坐把兩腿像八字形分開)。 占據:踞守。盤踞(亦作“盤據”)。雄踞一方。 筆畫數:; 部首:足; 筆順編號:
- 盤龍的解釋 .盤曲的龍的圖像。 南朝 宋 鮑照 《代陳思王<京洛篇>》:“繡桷金蓮華,桂柱玉盤龍。”《南史·梁紀上·武帝》:“有司奏: 吳 令 唐傭 鑄盤龍火鑪,翔鳳硯蓋。”.指以盤龍為飾的銅鏡。 清 陳維
專業解析
踞虎盤龍是由“虎踞龍盤”演變而來的四字詞組,其核心含義指代險要雄奇的地理形勝,也比喻顯赫權勢或軍事要地。該詞最早可追溯至三國時期諸葛亮對金陵地形的評價,《太平禦覽》卷一百五十六引晉代張勃《吳錄》記載:“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歎曰:‘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
該詞包含兩層核心語義:
- 自然形勝:形容山脈如巨龍盤曲、猛虎蹲踞般險峻雄偉,常見于描述金陵(今南京)、洛陽等古都地勢。北宋《太平寰宇記》稱金陵“鐘阜龍盤,石城虎踞”
- 權勢象征:明代高啟《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詩句“鐘山如龍獨西上,欲破巨浪乘長風。江山相雄不相讓,形勝争誇天下壯”,即以自然形勝暗喻政權角逐
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文學創作,如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描寫潼關“北臨黃河,南倚峭壁,踞虎盤龍,險甲天下”。需要注意的是,該詞在《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中推薦使用規範詞形“虎踞龍盤”
網絡擴展解釋
“踞虎盤龍”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jù hǔ pán lóng,主要用于形容地勢雄偉壯麗或山勢險峻,也可擴展至其他事物的形态或布局。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詞性:中性詞,聯合式結構。
- 核心含義:指地勢如虎踞坐、龍盤繞,形容雄偉險要的景象。其近義詞為“龍蟠虎踞”。
- 使用場景:
- 自然景觀:如險峻的山脈、壯麗的地形(如“舊帝基”指代帝王建都的雄奇地勢)。
- 人工建築:如壁畫、雕塑等具有磅礴氣勢的藝術創作。
- 引申比喻:可用于形容人物或事物布局的宏偉或複雜。
出處與例句
- 出處:元代湯式《哨遍·新建構欄教坊求贊》中“十字街控帶着踞虎盤龍舊帝基”。
- 例句:
- “壁畫上的武将形象栩栩如生,踞虎盤龍,氣勢磅礴,仿佛讓人置身于那金戈鐵馬的戰場之中。”。
- 形容古都地勢:“金陵踞虎盤龍,自古為帝王之宅。”。
補充說明
- 語法功能:常作賓語或定語,如“控帶着踞虎盤龍舊帝基”。
- 注意:部分文獻提到該詞可能含貶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但現代多用于中性或褒義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典故,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八俊八踏鞵備邊逼命罷士采侯長列谄邪打捱倒反大祥東逃西竄炖煌發熱副車晷漏國忌行香海峤鶴首葫蘆題活森沙火頭軍踐土食毛劫灰孑絃金谷妓闚望擴版陵墳龍镳旄牛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門廊亹源明論溟沐甯極蚍衃強固強中強作解人棋聖驅合取拙人造毛軟輿山棚深亮食噉獅子壺熟荒朔垂貪懦貪色天征桐孫酴醿酒無所適從稀代錫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