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宽恕。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续集·饥民强盗人穀米》:“今犯至死者,依元条不用灾伤减等,则是觉恕贷之不足以戢盗,而改出此令,足为至当也。”
“恕贷”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具体含义及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析:
基本释义
指宽恕、赦免,常用于表达对过错或罪行的宽容处理。该词由“恕”(宽宥)与“贷”(宽免)两个同义语素构成,属于同义复词,强调减轻或免除惩罚。
文献出处
现存最早用例见于宋代程大昌《演繁露续集·饥民强盗人穀米》,原文提到:“觉恕贷之不足以戢盗”,意为“意识到宽恕不足以制止盗窃行为”,反映了古代司法中对宽恕限度的讨论。
使用语境
多用于古代法律或正式文书中,现代汉语已罕见。其近义词包括“宽宥”“赦免”,反义词则为“严惩”“究责”。
结构解析
提示:该词现代使用频率极低,如需引用古籍或研究文言文时需注意其历史语境。
恕贷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宽容、原谅贷款。贷款是指一方借给另一方一定金额的钱,借方承诺在一定时间内归还该金额和利息。恕贷则表示对借方无力偿还贷款或违约的宽容和原谅。
恕贷的拆分部首是心和贝,部首心表示与情感、心意相关, 贝表示与财富、金钱相关。恕的笔画数为10,贷的笔画数为8。
恕贷是现代汉字,源自于古代经典文献中的用法。在繁体字中,恕贷的写法为「恕貸」。
在古时候,恕贷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差异。然而,在古代文献中记载的确切用法和写法暂无可查。
1. 面对经济困境,银行决定恕贷企业的部分债务,以便支持其渡过难关。
2. 他没有按时还款,但是由于银行的恕贷政策,他免除了一部分的罚息。
恕同、恕情、贷款、贷方、贷款人、贷款利率等
宽容、原谅、宽恕、赦免
追债、追诉、追讨、追究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