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的意思、程颢的詳細解釋
程颢的解釋
程颢(1032-1085) : 北宋哲學家、教育家。人稱明道先生,洛陽(今屬河南)人。和弟程頤同為理學的奠基人,世稱“二程”。提出“天理”之說。又認為知識、真理的來源在于人的内心。他和程頤的學說後來為朱熹所繼承和發揮,世稱程朱學派。著作收入《二程全書》。
詞語分解
- 程的解釋 程 é 規矩,法式:程式。程式。章程。規程。 進展,限度:程度。進程。日程。過程。 道路的段落:路程。行(妌 )程。裡程。啟程。前程。 衡量,考核:計日程功。 姓。 筆畫數:; 部首:禾; 筆順編號
- 颢的解釋 颢 (顥) à 白的樣子:颢颢。颢氣(潔白清新之氣)。 古同“昊”,昊天。 筆畫數:; 部首:頁;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程颢(1032-1085),字伯淳,號明道,世稱“明道先生”,是北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理學的奠基者之一,與其弟程頤并稱“二程”。以下是關于他的詳細解釋:
1.人物背景
- 程颢祖籍河南洛陽,出生于湖北黃陂,曆任陝西戶縣主簿、晉城和扶溝縣令等職。他提出“視民如傷”的治理理念,強調為官者應體恤百姓疾苦。
- 學術上,他與程頤共同創立“洛學”,主張“天者理也”,認為宇宙的根本法則是“天理”,并強調通過内省修身與天理契合。
2.核心思想
- 天理觀:提出“天理”是道德與自然的最高準則,認為“仁者與物同體”,将倫理與宇宙規律統一。
- 心性論:主張“隻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認為真理源于内心,需通過“誠敬”的修養方法體悟。
- 教育觀:強調“傳心”教育,注重道德實踐與内在覺悟的結合。
3.影響與著作
- 程颢的學說被朱熹繼承發展,形成“程朱理學”,成為宋明理學的核心流派。
- 其著作收錄于《二程全書》,涵蓋哲學、教育等内容。他的詩詞亦融入理學哲思,如《春日偶成》以自然意象表達對“天理”的體悟。
4.曆史評價
- 作為理學的開創者,程颢被奉為“先賢”,入祀孔廟。他融合儒學與宇宙論的思想體系,對後世哲學、教育及社會治理影響深遠。
以上信息綜合自多篇權威資料,若需進一步了解其生平細節或思想體系,可查閱《二程全書》及相關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程颢(chéng hào)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程(chéng)和颢(hào),共有11個筆畫。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學者、思想家程颢的名字。在繁體字中,程颢的寫法保持不變。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也是程颢。
以下是一個關于程颢的例句:
他的思想深受程颢的影響。
在字典中,可以找到與程颢相關的其他詞語,如程颢學派、程颢理論等。與程颢相近的詞語有程顔、程朱等,而沒有明顯的反義詞與程颢對立。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有任何其他問題,我很樂意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