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寡信的意思、寡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寡信的解釋

少信用;少誠信。《老子》:“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漢 劉向 《說苑·談叢》:“營於利者多患,輕諾者寡信。” 宋 柳永 《尾犯》詞:“佳人應怪我,别後寡信輕諾。”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寡信是由"寡"與"信"構成的複合詞,其核心語義指向誠信缺失狀态。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寡"指數量稀少或德行不足,"信"意為言語真實、守承諾。二字組合後,特指個體或群體在履行諾言、承擔責任時的消極表現。

從文獻溯源看,《老子》第六十三章"夫輕諾必寡信"最早确立該詞的哲學内涵,強調隨意承諾與信用缺失的因果關系。漢代王充在《論衡》中進一步闡釋:"言行相違,謂之寡信",揭示言行不一的本質特征。

現代漢語中,該詞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被定義為"缺乏信用,不守承諾",既保留古典語境中的道德評判,也適用于當代商業誠信、人際交往等領域。例如《人民日報》曾評述:"契約精神缺失導緻寡信現象滋生",展現其社會應用價值。

語言學家呂叔湘在《現代漢語八百詞》中指出,該詞常以"寡信之人""寡信之輩"等四字格形式出現,多用于書面語體,具有鮮明的貶義色彩。與之構成反義關系的"重諾守信""一諾千金"等成語,共同構建漢語誠信語義場。

網絡擴展解釋

“寡信”是一個漢語詞語,指缺乏信用或誠信,常用于形容言行不一緻、難以信賴的人或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寡”意為少、缺乏,“信”指信用、誠信。組合後表示“少信用”或“少誠信”,強調對承諾或責任的輕視。

2.出處與用法

3.相關成語

4.使用場景

“寡信”源自古代典籍,核心含義是缺乏誠信,多與“輕諾”結合使用,強調言行一緻的重要性。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老子》《說苑》等經典。

别人正在浏覽...

鞭杠彪赫肸蠁柴簾谄闇長兼純龐辭行麤疎逮親稻廬登聞鼓端候耳觀法律制度販夫皁隸方略份兒飯甘甘感唏槁榇更難仆數規弼歸根結底嘿爾盒禮花月緣活套頭噭呼進場舊案卷罵狙候礦産困獸枯蓬老面子連旌林下風漠泊慕膻趴稀皮鞵皮油峤鬟七寶團圞蜻蜓點水祈勝诠谛認死理神樹石幾手談熟梅天書評損益通轄讬傳托國小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