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兩條鯉魚。 晉 幹寶 《搜神記》卷十一:“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 祥 ( 王祥 )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
(2).一底一蓋。把書信夾在裡面的魚形木闆,常指代書信。 唐 韓愈 《寄盧仝》詩:“先生有意許降臨,更遣長鬚緻雙鯉。” 錢仲聯 集釋引 孫汝聽 曰:“古樂府雲:‘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宋 張輯 《垂楊柳·寓谒金門》詞:“前度蘭舟送客,雙鯉沉沉消息。”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歸田》:“自憐,雙鯉音無見,離恨難傳,知甚日大刀環。”一說是結為鯉魚形的書信。 明 楊慎 《丹鉛總錄·雙鯉》:“古樂府詩:‘尺素如殘雪,結成雙鯉魚。要知心中事,看取腹中書。’據此詩,古人尺素結為鯉魚形,即緘也,非如今人用蠟。《文選》‘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即此事也。下雲烹魚得書,亦譬況之言耳,非真烹也。”
“雙鯉”是中國古代文學中常見的意象,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起源典故
該用法最早出自漢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這裡的“雙鯉”指魚形木闆或竹簡,用于夾藏書信。
演變與使用
古人用絲綢(尺素)書寫信件後,為防損壞,将其夾在兩片魚形木闆中傳遞。唐代韓愈詩句“更遣長須緻雙鯉”(《寄盧仝》)即用此典表達書信往來。
因鯉魚常成對出現,且“魚”與“餘”諧音,雙鯉被引申為夫妻恩愛、和諧共處的象征,多見于祝福婚姻的語境中。
補充說明:
《雙鯉》是一個名詞,形容兩隻鯉魚的意思。鯉魚在中國文化中具有吉祥、富貴的象征,通常被用來預示着好運和幸福。
《雙鯉》的拆分部首為魚部,由兩個單魚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16畫。
《雙鯉》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化和藝術,尤其是在繪畫和裝飾藝術中經常出現。兩隻鯉魚相互遊動,形成雙鯉的形象,被視為吉祥的象征,并廣泛應用于傳統節慶、婚禮等場合。
在繁體中,雙鯉的寫法為「雙鯉」。
古代漢字寫法中,雙鯉得到了不同的表達方式。例如,在篆書(一種古代字體形式)中,雙鯉的寫法為「魚魚」。
1. 新婚夫婦家中挂着一幅雙鯉畫,寓意着幸福和團圓。
2. 在中國文化中,雙鯉象征着富貴和好運。
組詞可以是:雙鯉圖案、雙鯉池塘、雙鯉錦鯉等。
近義詞可以是:雙魚、成雙結對的魚等。
反義詞可以是:孤零的魚、單獨的鯉魚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