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lail] 亦作“梿枷”。一種農具或武術器具,在一個長木柄上裝上一排木條或竹條,可用來打谷脫粒
(1).亦作“ 連耞 ”。由一個長柄和一組平排的竹條或木條構成的農具,用來拍打谷物使脫粒。《說文·木部》:“柫,擊禾連枷也。” 宋 範成大 《秋日田園雜興》詩之八:“笑歌聲裡輕雷動,一夜連枷響到明。” 明 徐光啟 《農政全書》卷二二:“﹝連耞﹞擊禾器……其制:用木條四莖,以生革編之。長可三尺,闊可四寸。又有以獨梃為之者,皆於長木柄頭,造為擐軸,舉而轉之,以撲禾也。” 鮑昌 《庚子風雲》第一部第十七章:“ 大海 和 愛蘭 就用連枷來打豆子。”
(2).舊時一種可以同時枷禁多人的刑具。《醒世姻緣傳》第八三回:“四個人一面連枷,枷號二月示衆。”
“連枷”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基本定義:連枷(拼音:lián jiā)是一種傳統農具,主要用于谷物脫粒。它由長木柄和一組平排的竹條或木條構成,通過拍打谷物使籽粒脫落。
結構特點:
醫學術語(連枷胸):
指多根肋骨骨折導緻胸壁局部失去支撐,形成反常呼吸運動的現象,需通過固定或機械通氣治療。
比喻義(較少見):
在成語中可比喻“多重束縛”,如“連枷之困”,但此用法權威性較低,多見于特定語境。
如需進一步了解造句或醫學案例,。
連枷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連續使用枷刑進行酷刑拷打的意思。枷是古代一種用來束縛罪犯的器具,通過兩根木杠和一組手铐來完成。連枷在古代司法制度中用來逼供和侮辱罪犯。
連枷的部首是木(亅),共有9個筆畫。
連枷的來源比較明确,來源于舊書《漢書•河間公季武傳》中的一句話:“連枷之酷刑,獲天下望為大聖者者二人。”繁體字為連枷。
在古代,連枷的寫法略有不同。一種寫法是将“枷”寫成“賤”。也有一種将“枷”寫成“甲”,這是古代另一種對“枷”的稱呼。
1. 據史書記載,古代曾經使用連枷這種酷刑進行拷打。
2. 這個惡劣罪犯被押送到監獄後,很快就要面臨連枷的制裁。
連枷的常用組詞有:
- 連枷酷刑:指使用連枷進行酷刑拷打。
- 連枷之苦:指受到連枷帶來的痛苦和折磨。
- 連枷刑罰:指使用連枷作為刑罰的一種方式。
近義詞:
- 連雲:也指用于拷打的刑具。
反義詞:
- 憐憫:表示對罪犯的同情和憐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