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操履的意思、操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操履的解釋

操守。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潔操履之拘苦者,所以全拔萃之業;納拂心之至言者,所以無易方之惑也。” 前蜀 杜光庭 《衙内宗夔本命醮詞》:“雖側身思過,省己捫心,每虞操履之間,難免纖微之失。”《金史·選舉志一》:“文士有偶中魁選,不問操履,而輒授翰苑之職。”《明史·顧佐傳》:“ 佐 孝友,操履清白,性嚴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操履是漢語中表示個人品德修養與行為實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詞義 "操"指人的節操、品行,《漢語大詞典》釋為"志行、德行";"履"原指鞋履,引申為踐行、履行。二字組合後構成偏正結構,強調以高尚品德指導行為實踐。該詞常見于評價人物品格的語境,如《後漢書·鄭玄傳》記載"玄操履貞實,守道不回"(來源:《古代漢語詞典》)。

二、語源演變 該詞在南北朝時期已具雛形,《魏書·裴延儁傳》載"操履貞懿"的用法。至宋代詞義定型,朱熹《答陳同甫書》雲:"觀其操履,實有超出常流之緻。"(來源:《辭源》修訂本)明清時期使用頻率增高,多用于人物傳記的德行評述。

三、實際用例

  1. 品德評價:明代《四友齋叢說》稱某士人"操履端方,言動有法"
  2. 教育訓誡:清代《訓學齋規》強調"童蒙當先立操履"
  3. 文學創作:陸遊詩中"操履冰霜潔"的比喻用法

(以上古代文獻用例均引自中華書局點校本系列叢書)

網絡擴展解釋

“操履”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行動謹慎
    指人在言行舉止中保持謹慎小心的态度。由“操”(行動)和“履”(腳踏實地)組合而成,強調行為上的穩重與細緻。

  2. 品德操守
    更多時候指個人的道德修養和日常行為準則,如《宋名臣言行錄》中提到“人之操履無若誠實”,朱熹以此強調誠實是最高品德。


二、詳細解釋

  1. 行為層面的謹慎
    如《菜根譚》中“操履不變鋒芒不漏”,形容人行事低調且始終如一。

  2. 品德層面的操守
    古籍中多用于評價人的品行,例如:

    • 《北史》稱庾季才“操履貞懿”,指其品行高潔;
    • 《明史》描述顧佐“操履清白”,強調其廉潔自律。

三、用法與例句


四、總結

“操履”既可指外在的謹慎行為,也可指内在的道德操守,需結合語境理解。其核心均圍繞“言行一緻、品德端正”展開,常見于古典文獻中對人物品行的評價。

别人正在浏覽...

挨邊鎊鑤鼈燥簸籮藏鋒斂穎側身察相成千論萬愁婦草春雨如油大成至聖先師簹篁得饒人處且饒人斷鶴續凫埵防堕甑不顧飛鱗逢殃輔車唇齒更番宮掌涸堅紅一字後屏滑碌碌鬟鬓混唚教養所基礎理論掬壤槤枷利齒兒犂花磷缁馬糞娘矛矟密匝匝木活女屍嘔呴抛泊朋充烹分蓬茅飄沓傾柯入民社會現象盛務說古話舒瀉泗洙談說天假其年玩常頑冥僞蔽香字斜幅心腹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