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目不苟視的意思、目不苟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目不苟視的解釋

眼睛不隨便亂看。形容為人正派。 明 李贽 《卓吾論略》:“吾大人何如人哉?身長七尺,目不苟視。”參見“ 目不邪視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目不苟視”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字面指眼睛不隨便亂看,深層含義形容為人品行端正、作風正派。常用于描述人堅守禮儀規範,在特定場合保持莊重态度,如《卓吾論略》中記載的「身長七尺,目不苟視」。

二、語源解析

最早見于明代李贽著作,原句通過描寫人物儀表舉止,強調其正直品格。該成語與「目不邪視」為近義表達,均突顯非禮勿視的道德準則。

三、語言特征

四、現代應用

現多用于文學創作或正式場合的品德描述,在日常口語中常被「非禮勿視」「舉止得體」等現代表達替代。

注:該成語權威解釋可參考《漢典》《國學大師》等典籍類資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目不苟視》的含義

《目不苟視》是一個成語,表示對待事物認真仔細,不敷衍了事。

《目不苟視》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目不苟視》的部首是目,共有五筆。

《目不苟視》的來源

《目不苟視》最早見于唐代宰相杜牧的《秋夜将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之一》詩中:“百工千事盡忙碌,隻餘憂民目不苟。”這句詩形象地表達了杜牧對于官員應該憂民若憂的期望。

《目不苟視》的繁體字

《目不苟視》的繁體字為「目不苟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作目毋苟視,視與其它字形不同。

《目不苟視》的例句

他一直以來對待工作都是目不苟視的,每個細節都能夠把握得非常到位。

《目不苟視》的組詞

- 目迷五色:形容人貪好享樂,不顧社會大衆的痛苦。 - 不苟言笑:形容人嚴肅,不輕易開玩笑。 - 眼觀鼻鼻觀心:形容在動腦筋、思考時要注意分散注意力,不被外界幹擾。

《目不苟視》的近義詞

一絲不苟、細緻入微、一絲不差

《目不苟視》的反義詞

敷衍了事、粗心大意、草率從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