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ncerely submit to the authority of another] 誠心歸附
誠心歸附。 三國 魏 曹植 《策命晉公九錫文》:“公鎮靖宇宙,翼播聲教,海外懷服,荒裔款附。”《北齊書·元景安傳》:“於時 江 南款附,朝貢相尋。” 唐 元稹 《蠻子朝》詩:“鳥道繩橋來款附,非因慕化因為悚。” 清 沉磐 《金陵漫興》詩:“藩鎮望風争款附,故将鳴鏑射中堅。”
“款附”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誠心歸附,多用于描述個人或群體主動、真誠地歸順或依附于某一政權、勢力。以下是詳細解釋:
該詞常見于古代文獻,多用于政治、軍事場景:
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主要出現在曆史研究、古典文學分析或特定書面語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三國志》《北齊書》等古籍,或查閱《漢語辭海》等工具書。
《款附》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在公文或商務文件等正文的結尾附上有關款項的細節或其他相關信息。
《款附》的部首是钅(钅是金屬的意思),它的左邊是“串”,右邊是“區”。
款的筆畫數為9,附的筆畫數為8。
《款附》這個詞的來源比較簡單。其中,“款”在這裡指的是把款項寫在文件上,表示明确要求支付的金額或費用;而“附”則表示将有關的細節或其他相關信息附在文件後面。兩者合起來,就是“款附”。
《款附》的繁體形式為「款附」。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款附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其中,“款”字的古代寫法為「欵入」或「款入」,而“附”字的古代寫法為「⾐肟」。
1. 請将付款細節填寫在文件的款附部分。
2. 請在合同後附上款附表。
款項、付款、費款、附表、附加
附言、附注、附列
不附、脫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