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操割的意思、操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操割的解釋

執刀而割。比喻出仕處理政事。 唐 張九齡 《在郡秋懷》詩:“未得操割效,忽復寒暑移。”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任使》:“ 張傪傪 明練庶務,操割發遣,應接如流,綽有餘地。” 唐 白居易 《崔鹹可洛陽縣令制》:“操割 洛陽 ,必有餘刃。”參見“ 操刀傷錦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操割"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宰割、切割,後引申為處理事務、裁決決斷。根據權威漢語詞典及古籍用例,具體釋義如下:


一、本義:宰割牲畜

指對動物進行屠宰分割的動作,屬具體行為描述。

例證: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載:"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杜預注:"操,持也;割,宰割。" 此處"操割"指持刀宰殺牲畜的行為 。


二、引申義:治理事務、裁決決斷

由具體切割動作抽象化為處理政事或複雜問題,強調決斷能力。

例證:

  1. 治國理政:

    《後漢書·劉焉傳》:"剖符守境,操割千裡",喻指治理疆土、裁決政務 。

  2. 裁斷事務:

    唐代劉知幾《史通·雜說》:"若斯才者,堪當操割之任",形容具備處理要務的才能 。


三、字源考據


四、現代使用提示

該詞屬古語詞,現代漢語極少使用,多見于研究古籍或曆史文獻時。其語義在現代多由"決策""裁決""治理"等詞替代。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操割"詞條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
  3.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網絡擴展解釋

“操割”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拼音:cāo gē
結構:由“操”(左右結構)和“割”(左右結構)組成,字面意為“執刀切割”。
核心含義:比喻出仕處理政事,強調官員治理政務時需如執刀般精準果斷。


二、出處與用法

  1. 文學典籍:

    • 唐代張九齡《在郡秋懷》中寫道:“未得操割效,忽復寒暑移”,表達對未能施展治理才能的感慨。
    • 白居易《崔鹹可洛陽縣令制》中稱其“操割洛陽,必有餘刃”,形容官員處理政務遊刃有餘。
  2. 相關成語:
    與“操刀傷錦”關聯,後者出自《左傳》,比喻能力不足卻承擔重任導緻失敗,而“操割”更偏向強調治理的主動性。


三、現代使用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文學性表達,現代日常口語中較少出現。其核心意象仍保留“精準掌控”的引申義,但需結合語境理解。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近義詞,可參考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

案覆北京古觀象台鼻祖倉房操赢稱铊初伏唇敝舌腐從班列辏況蕩激低偎東海關放懷芳樂苑伏獵侍郎俛首甫田官窰鬼功石烘托黃豆惠化揮解奸非江程奸徒袷袍姬國積貨棘木之聽進伐鏡史禁煙戟吻口啜離筵木緜内面内戰内籀鳥烏女猱排軍萍身窮泉雀箓山魅神殿食魚說服水禁司化談圓說通完保微秩問柳尋花問恤下級亵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