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關的意思、東海關的詳細解釋
東海關的解釋
清 代稅關之一, 同治 二年設,在今 山東省 煙台市 芝罘半島 。《清史稿·食貨志六》:“﹝ 宣統 ﹞三年,更定 東海關 各口稅則為值百抽二五。”
詞語分解
- 東的解釋 東 (東) ō 方向,太陽出升的一邊,與“西”相對:東方。東經(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或經線)。東山再起(喻失勢之後,重新恢複地位)。付諸東流。 主人(古代主位在東,賓位在西):房東。股東。東道主(泛指
- 海關的解釋 交納關稅和貨船報關結關的場所詳細解釋.海邊的關口。 漢 劉向 《列女傳·珠崖二義》:“﹝繼母﹞遂奉喪歸,至海關。” 明 徐渭 《拟上督府書》:“練習戰事,計有三日,禁海關不可使出一舟也。”.設在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東海關”的詳細解釋如下:
1.基本介紹
東海關是清代設立的稅關之一,成立于同治二年(1863年),位于今山東省煙台市芝罘半島。其主要職能為征收進出口貨物關稅,管理沿海貿易事務,是近代中國北方重要的海關機構。
2.曆史背景
- 設立背景:1862年(同治元年),清政府将登萊青道(管轄登州、萊州、青州三地的行政機構)從萊州遷至煙台,由道台崇芳兼任東海關監督,标志着東海關的籌建。
- 地理位置:煙台芝罘半島因其天然良港優勢,成為華北地區對外貿易的重要節點,東海關的設立進一步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3.職能與稅制調整
東海關負責執行清政府的關稅政策。根據《清史稿》記載,宣統三年(1911年),東海關調整稅則,實行“值百抽二五”的稅率(即按貨物價值2.5%征稅),反映了晚清關稅制度的變化。
4.曆史事例
據史料記載,東海關曾參與地方建設事務。例如,在成立次年(1864年),為解決港口建設資金問題,東海關召集外商會議,提議抽收貨捐作為資金來源,但因清政府財政困難未能實施。
5.文獻記載
東海關在《清史稿·食貨志》等官方文獻中均有明确記載,其名稱也出現在清代詩詞中,如“三峽蕩其勢,東海關其宅”,側面反映了其地理與戰略意義。
東海關是近代中國海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設立與煙台開埠、對外貿易發展密切相關。如需了解更多細節,可參考《清史稿》或地方志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東海關》是一個詞彙,指的是位于中國東海邊的關所。它可以拆分為“東”、“海”和“關”三個部分,其中“東”是一個部首,表示方向;“海”是一個部首,表示與海洋相關;“關”是一個獨立的漢字,表示關口或關卡。這個詞可能來源于古代中國為了控制邊境貿易而設立的國家或地區通行關卡。
《東海關》這個詞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與簡體中文相同,沒有變化。
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存在不同的變體形式。然而,具體關于《東海關》這個詞的古代寫法,我目前沒有找到相關的信息。
以下是一個關于《東海關》的例句:“他們乘船駛向東海關,準備進入海上絲綢之路。”
與《東海關》相關的組詞可能包括:“關卡”、“海岸”、“海港”等。
《東海關》的近義詞可能包括:“南海關”、“北海關”等,都指向中國東部或南部或北部海岸的關卡。
目前我無法提供《東海關》的反義詞,因為我無法确定具體的反義詞。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