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受币的意思、受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受币的解釋

(1).接受禮物。币,缯帛。古時以束帛用于喪祭或為贈送賓客的禮物。《周禮·天官·小宰》:“凡賔客賛祼,凡受爵之事,凡受币之事,喪荒,受其含襚币玉之事。”《周書·蕭撝傳》:“ 梁武帝 以 撝 辭令可觀,令兼中書侍郎,受币于賓舘。”

(2).接受聘禮。指女子訂婚。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五:“又數月亦受币,亟議嫁遣。” 明 朱鼎 《玉鏡台記·議婚》:“但男女非行媒不知名,非受币不交親。”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受币”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受”和“币”的原始語義及曆史語境來理解。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1. 接受禮物
    币指代“缯帛”,即古代用于祭祀、喪禮或饋贈賓客的絲織品。例如《周禮·天官·小宰》記載“凡受币之事”,說明這是禮儀中的重要環節。
    此用法多見于先秦文獻,如《周書·蕭撝傳》提到“受币于賓舘”,指在正式場合接受禮品。

  2. 接受聘禮(女子訂婚)
    古代婚俗中,女方接受男方聘禮即表示訂婚。如宋代《睽車志》卷五載“又數月亦受币,亟議嫁遣”,明代《玉鏡台記》亦提及“非受币不交親”。

二、詞源與演變

三、現代使用

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極少使用,主要出現在曆史文獻或特定學術研究中。需注意語境區分“币”的古義(禮物)與今義(貨币)。

參考資料

更多古籍原文可查看、3、6。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受币的意思

“受币”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接受或領受錢币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字形結構,可以将“受币”拆解為“又”和“布”兩個部首,總計8畫。

來源和繁體

“受币”是民國時期新出現的詞彙,用以描述人們接受貨币、金錢的過程。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受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受和币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這個詞組的基本含義沒有變化。

例句

1. 他受币後立刻籤了收據。
2. 隻有在銀行櫃台,你才能受币。

組詞

受賄、受聘、接受、币值、硬币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領取、拿取、收取
反義詞:付出、支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