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搏颡的意思、搏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搏颡的解釋

叩頭。 明 高攀龍 《劉貞母墓表》:“母嘗病痢殆矣,目中若見有神物,以語 節卿 。 節卿 遽搏顙號神,願身代母。”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言訖,惟聞搏顙聲,問之不復再答。”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搏颡”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文化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1.基本釋義

“搏颡”讀作bó sǎng(),字面意為“以額觸地”,即叩頭,是古代表示極度尊敬、悔過或悲痛的一種禮儀動作。

2.文化背景

3.文獻例證

4.現代使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見,多見于曆史小說、戲劇或文學作品,用以增強人物情感或時代氛圍。

5.補充說明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禮儀詞彙或文獻例證,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搏颡》的意思

《搏颡》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用額頭擊地,表示極度恭敬或極度悲傷的表達方式。

拆分部首和筆畫

《搏颡》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手部部首“扌”和頸部部首“⻊”。它的總筆畫數是11畫。

來源

《搏颡》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源自中國封建時代的一種儀式性的行為。人們在聽到重大的消息、追思故人或見到尊貴的人物時,以極度的恭敬或悲傷之情,跪伏在地,并用額頭重重地撞擊地面以示敬意或表達痛苦。

繁體

《搏颡》的繁體字為「搏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搏”寫作“擘”、“颡”寫作“顢”,兩個字加在一起表示這個意思。

例句

1. 他聽到這個消息後,忍不住搏颡而泣。

2. 在母親的追思儀式上,他悲痛萬分,跪地搏颡。

組詞

搏擊、拜訪、頂禮膜拜。

近義詞

叩首、颔首、頂禮膜拜。

反義詞

抗拒、不屈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