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五的意思、遁五的詳細解釋
遁五的解釋
《易·遯》:“九五,嘉遯,貞吉。”《遯》卦第五爻爻辭為贊美隱遁,後因以“遁五”指隱遁。 清 龔自珍 《題蘭汀郎中園居三十五韻》:“《遁》五志終決,《壯》六跡猶佇。”
詞語分解
- 遁的解釋 遁 ù 逃避,躲閃:遁去。遁辭。遁世。遁北。 隱,消失:遁迹。遁隱。 逃 筆畫數:; 部首:辶; 筆順編號:
- 五的解釋 五 ǔ 數名,四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國朝代名,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先後在中原建立政權的時期)。五帝(中國傳說中的五個帝王,通常指黃帝、颛顼、
網絡擴展解釋
“遁五”是一個源自《周易》的古典詞彙,其含義與隱遁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一、詞源解析
“遁五”出自《周易·遯卦》的第五爻爻辭:“九五,嘉遁,貞吉”()。其中:
- 遯卦象征退避、隱遁;
- 九五是爻位名稱,代表卦中第五爻(陽爻居陽位);
- 嘉遁意為“美好的隱退”,此爻辭被解讀為對隱逸行為的贊美。
二、核心含義
“遁五”指通過隱遁實現高尚的處世态度,強調在特定情境下主動退避以保全自身或追求精神超脫。清代龔自珍在《題蘭汀郎中園居三十五韻》中曾引用該詞:“《遁》五志終決,《壯》六跡猶佇”(),表達對隱逸志向的堅持。
三、文化内涵
- 哲學層面:體現道家“無為而治”與儒家“進退有度”思想的融合。
- 應用場景:多用于古代文人表達對官場避世、歸隱山林的選擇,如“嘉遁”常與隱士文化關聯。
四、補充說明
- 現代使用:該詞屬于生僻古語,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研究《周易》或古典文學的語境。
- 字形讀音:讀音為dùn wǔ,其中“遁”意為逃避、隱藏,“五”指爻位序號。
如需進一步了解《遯卦》完整内容,可參考《周易》原文或相關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遁五(dùn wǔ)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辶和五,總共有8個筆畫。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在繁體中的寫法是遯五。在古代,遁五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以下是一些關于遁五的例句:
1. 他一直遁五不出,不願意公開自己的************。
2. 遁五之術指的是通過行蹤隱匿的方法來逃避追蹤或躲避追捕的技巧。
3. 他能夠遁五數月,直到他被找到,被他追逐的人感到非常驚訝。
以下是一些與遁五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遁入、逃遁、放遁、遁形
近義詞:躲避、隱匿、逃避、潛伏
反義詞:暴露、公開、顯露、現身
希望以上内容能夠滿足你的要求,如果還需要其他的幫助,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