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尾的意思、翠尾的詳細解釋
翠尾的解釋
(1).孔雀尾。 晉 左芬 《孔雀賦》:“戴緑碧之秀毛,擢翠尾之修莖。” 唐 杜甫 《赤霄行》:“赤霄玄圃須往來,翠尾金花不辭辱。” 宋 張邦基 《墨莊漫錄》卷一:“孔雀毛著龍腦則相綴,禁中以翠尾作帚。每幸諸閣,擲龍腦以辟穢,過則以翠尾掃之皆聚,無有遺者。”
(2).泛指綠色的鳥尾。 唐 杜牧 《鹦鹉》詩:“避籠交翠尾,罅嘴靜新毛。” 宋 史達祖 《雙雙燕·詠燕》詞:“飄然快拂花梢,翠尾分開紅影。”
詞語分解
- 翠的解釋 翠 ì 綠色:翠綠。蒼翠。翠微(青綠的山色,亦泛指青山)。 〔翠鳥〕屬鳴禽類,形似杜鵑,嘴長,頭部深橄榄色,有青綠色斑紋,背青綠色,腹赤褐色,尾短,捕食小魚。 指“翡翠”(硬玉):翠玉。翠镯。珠寶翠鑽
- 尾的解釋 尾 ě 鳥獸蟲魚等身體末端突出的部分:尾巴。尾鳍。鳥尾。 末端:排尾。船尾。尾聲。尾骨。尾燈。尾數。尾音。結尾。掃尾。虎頭蛇尾。 在後面跟:尾隨。尾追。 量詞,指魚:三尾魚。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頭
網絡擴展解釋
“翠尾”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指孔雀尾
這是該詞最典型的用法,常見于古代文學作品中。例如:
- 晉代左芬《孔雀賦》提到“擢翠尾之修莖”,形容孔雀尾羽的修長與翠綠。
- 宋代張邦基《墨莊漫錄》記載,宮廷用孔雀尾制作掃帚(“以翠尾作帚”),因其羽毛可吸附香料。
2.泛指綠色鳥類的尾羽
在更廣泛的語境中,“翠尾”可代指其他鳥類翠綠色的尾部。例如:
- 唐代杜牧《鹦鹉》詩中的“避籠交翠尾”,以“翠尾”描繪鹦鹉尾部的鮮豔色彩。
- 宋代史達祖的詞作中,也用“翠尾”形容鳥類尾羽的自然美感。
補充說明
“翠”字本義為青綠色,常用來形容自然界的鮮活色彩;“尾”即尾部。兩字結合,既突出色彩特征,又暗含靈動之意,多見于詩詞中對鳥類形态的生動描摹。
網絡擴展解釋二
翠尾(cuì wěi)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具有翠綠色的羽毛或植物葉子的尾巴。下面将為您提供關于翠尾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翠(cuì)是由羽部(羽毛)、春部(多由“日”構成)和虍部(表示顔色)組成的。它的總筆畫數是13。
尾(wěi)是由屍部(部長形象)和毛部(羽毛)構成的。它的總筆畫數是7。
來源:
翠尾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的《秦風·翠尾》。詩中描寫了羽毛翠綠的尾巴,寓意着大自然的美麗與生機。
繁體:
翠尾的繁體字為「翠尾」,與簡體字寫法一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翠尾的翠字通常用「翏」或「翠」,而尾字則被寫作「韋」或「隹」。
例句:
- 小鳥展示着絢麗的翠尾,給森林增添了活力。
- 這種植物的葉子具有鮮亮的翠綠色尾巴,非常迷人。
組詞:
- 翠羽:指羽毛呈翠綠色的鳥類。
- 翠綠:形容顔色明亮的綠色。
- 翠鳥:指顔色鮮豔的綠色鳥類。
近義詞:
- 綠尾:也是指顔色為綠色的尾巴。
- 青尾:用來形容呈青綠色的尾巴。
反義詞:
- 紅尾:相對于顔色為綠色的尾巴,指顔色為紅色的尾巴。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幫助!如有其他問題,我将樂意為您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