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市肆。 晉 潘嶽 《西征賦》:“感市閭之菆井,歎屍 韓 之舊處。”
(2).指代市邑,城市。 清 顧炎武 《天下郡國利病書·北直四》:“數百裡惟 臨清 為南北都會。稍稍轉輸,通有無于市閭之間。”
"市闾"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感的複合詞,由"市"與"闾"兩個單字組合而成。根據《漢語大辭典》的釋義,"市"本指集中進行商品交易的場所,後引申為城市、市鎮;"闾"原指裡巷大門,後特指古代居民聚居的基層單位(《漢語大辭典》商務印書館,2012)。二字合稱時,具體包含三層含義:
一、指代城市中的街市裡巷。《辭源》解釋其本義為"市井與闾巷",特指古代城市中商貿活動與居民生活交織的區域(《辭源》第三版,2015)。如《漢書·食貨志》載"市闾滿列",即描繪市集與街巷商鋪林立的景象。
二、作為古代行政區劃單位。據《周禮·地官》記載,西周時期"五家為鄰,五鄰為裡,四裡為酂,五酂為市闾",這種分級管理制度體現了古代城市管理的層級結構(《周禮注疏》中華書局,2010)。
三、喻指社會基層民衆。明代張溥在《五人墓碑記》中"激于市闾之義",此處借指普通市民階層的公義精神,反映出詞彙在使用中的語義延伸(《古文觀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市闾”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hì lǘ(注音:ㄕˋ ㄌㄩˊ),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市肆
指市場、商鋪集中的區域,即商業交易場所。例如:
晉代潘嶽《西征賦》提到:“感市闾之菆井,歎屍韓之舊處。”
此處的“市闾”強調市井中的商貿環境。
指代城市
引申為整個市邑或城市的代稱。例如:
清代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中描述:“通有無于市闾之間。”
這裡“市闾”泛指城市的社會經濟功能。
如需更詳細出處或例句,可參考《漢語辭海》或《西征賦》等古籍原文。
暗灘跋扈白蘭地背逆便風裁鉸暢辨鈔突插叙成冠懲艾寵姬廚饎大舉動物澱粉垛業發愧法力豐肥風流陣膚庸珪甑裹首簡召金钗十二久歸道山巨海隽爽砍殺臘破梁丘隴首樓榭綠林呂政買賬蜜煎煎銘迹餒匮泡蜑偏節籤呈牽弓欠阙青薠清曠請脈認知科學溶溶蕩蕩鋭思盛春繩劾射團天壍頭湯面讬墳文奸濟惡渦濑夏鲧小幹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