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 high spirits] 情緒飽滿高漲
鬥志昂揚
奮發向上;激昂。 郭小川 《送同志們》詩:“同他們一起邁着昂揚的步伐。”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聲音完全聽清楚了!像山洪、像裂帛,昂揚、悲壯,透過監牢層層的鐵壁,傳到四個青年的耳朵裡。” 杜鵬程 《在和平的日子裡》第四章:“浪花拍擊工人們,好像要使人們的情緒更加昂揚!”
昂揚(áng yáng)是漢語中形容精神振奮、情緒高漲的形容詞,常見于描述人的意志、鬥志或事物的上升态勢。以下從權威漢語工具書角度解析其詳細含義:
情緒高漲,精神振奮
指人的精神狀态充滿活力、積極向上。
例:士氣昂揚、鬥志昂揚。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參考鍊接:現代漢語詞典數字版(需訂閱訪問)
(聲音、氣勢)向上高揚
形容聲調、态勢等由低向高提升,充滿力量感。
例:昂揚的旋律、激情昂揚的演講。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年。
參考鍊接:漢語大詞典官網
古漢語溯源
“昂”本義為“擡起”,“揚”意為“升起”,二字組合後強化了“向上提升”的意象,後引申為精神層面的振奮。
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王力主編,商務印書館,2016年。
現代語境擴展
除形容人的精神狀态外,亦用于描述藝術作品、時代風貌等抽象事物的蓬勃氣勢。
例:“這部作品基調昂揚,充滿時代感。”
來源:《當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年。
文學作品
“戰士們鬥志昂揚,誓死守衛陣地。”
——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
來源:人教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
經典用法
“歌聲昂揚,如波濤般洶湧澎湃。”
——郭沫若《屈原》
來源:《中國文學名篇鑒賞》,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
“昂揚”側重精神狀态的振奮(如鬥志昂揚);“高昂”多指具體事物價位或聲調高(如價格高昂)。
來源:《現代漢語同義詞詞典》,張志毅主編,語文出版社,2020年。
“昂揚”承載中華文化中積極進取的精神特質,常與民族氣節、時代精神關聯,如“昂揚不屈的民族魂”。
來源:《中華文化關鍵詞》,馮天瑜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昂揚”是一個形容詞,常用于描述情緒高漲、精神振奮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昂揚”多用于積極語境,既可具象化群體鬥志,也能抽象表達情緒的高漲。其文學性與口語化并存,適用場景廣泛。
安逸白足牓眼兵政彩章蒼忙岑峭谄黩處片當朝單線聯繫登録鼎饪負絫嘎然合城壞植散羣胡旋舞檟辱計部驚燕京兆炯炯有神具在寬諒雷霆電雹簾官廪俸龍腰露光緑葉成陰馬執事愍冊匹人祈忏凄遑勸譬缺嘴取齊若許掃榻以待笙籁食息獸糖霜飙水漬書齋劇隋釁肅壹讨打天子氣同考同仁妥籌威畏沃饋香幾鮮果鮮浄洩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