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損的意思、蠹損的詳細解釋
蠹損的解釋
蛀蝕損壞。 宋 龐元英 《談薮》:“譬之猛虎,人不能害,反為毛間蟲所蠹損。” 清 無名氏 《<嵇康集>跋》:“自闆本盛,而人始不復寫書;即有書,不知較讎,與無書等,隻供蠹損浥爛耳。”
詞語分解
- 蠹的解釋 蠹 ù 蛀蝕器物的蟲子:蠹蟲。木蠹。書蠹。蠹魚。 蛀蝕: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蠹蛀。蠹害。蠹弊(弊病,弊端)。 筆畫數:; 部首:蟲; 筆順編號:
- 損的解釋 損 (損) ǔ 減少:損失。損耗。損益。增損。虧損。損兵折将。 使失去原來的使用效能:損壞。破損。易損。 使蒙受害處:損害。滿招損,謙受益。 用刻薄的話挖苦人:損人。 刻薄,毒辣:這話太損了。 益增
網絡擴展解釋
“蠹損”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ù sǔn,注音為ㄉㄨˋ ㄙㄨㄣˇ,指蛀蝕損壞。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字面含義
指物體(如木材、書籍等)被蛀蟲侵蝕而損壞。例如:
- 宋代龐元英《談薮》提到“毛間蟲所蠹損”,比喻蛀蟲對實物的破壞。
- 清代文獻《<嵇康集>跋》中描述書籍“蠹損浥爛”,強調蟲蛀導緻的損壞。
-
結構分析
- 蠹(dù):本義為蛀蟲,引申為“蛀蝕、損害”(、9)。
- 損(sǔn):意為“減少、損壞”,如“損人利己”()。
二字結合,表示“因蛀蝕導緻的損壞”。
二、曆史與文學用例
-
古代文獻
- 宋代詩詞中常用以形容實物被蛀蝕,如吳文英《珍珠簾》中“蠹損歌纨人去久”。
- 唐代鄭谷《代秋扇詞》描述“山溪從蠹損”,體現自然物件的衰敗。
-
比喻引申
部分語境中可比喻事物因内部問題逐漸衰敗,如“蠹政”指敗壞朝政()。
三、權威來源參考
- 《漢語詞典》()和《說文解字》()均将“蠹損”定義為蛀蝕損壞。
- 古籍用例(如《談薮》《嵇康集>跋》)進一步印證其曆史語義。
若需更多例證或詳細字義解析,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蠹損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物品被蟲子或昆蟲損壞或腐蝕。這個詞可以拆分為魚旁旁偏部首的"蟲"和羅字旁偏部首的"賣"。它的部首和筆畫分别是蟲(6畫)和賣(7畫)。
《蠹損》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它最早出現在《周易•系辭傳上》一書中。在繁體字中,蠹損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
古代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但是蠹損這個詞在古時候的寫法與現代相似,也是由蟲和賣兩個部首組成。
以下是一些關于蠹損的例句:
1. 這本書被書蟲蠹損了一大塊。
2. 房子裡的木器受到了白蟻的蠹損。
3. 衣物存放時間過長,被蟲子蠹損了。
與蠹損相關的組詞有:
1. 蠹蟲:指能夠腐蝕和損害物品的蟲子。
2. 蠹害:指被蟲子腐蝕和損壞的情況。
與蠹損近義的詞語包括:
1. 蛀蝕:指物體被蛀蟲蝕食。
2. 侵蝕:指外界因素對物體的損害。
蠹損的反義詞是:
1. 完好:指物品完好無損,沒有任何破損或腐蝕的情況。
希望這些信息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