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圖法的意思、圖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圖法的解釋

(1).圖錄和法典。《呂氏春秋·先識》:“ 夏 太史令 終古 ,出其圖法,執而泣之。” 章炳麟 《秦政記》:“要以著之圖法者,慶賞不遺匹夫,誅罰不避肺府,斯為直耳。”

(2).猶法度。 宋 曾鞏 《母薛氏追封漢國太夫人制》:“言為壼彜,動應圖法,能教其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圖法在漢語詞典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結合古代典籍與現代用法闡釋如下:

一、地圖測繪之法

指古代繪制地圖的技術與方法,屬早期地理學的核心内容。如《周禮·地官》載:“大司徒掌建邦之土地之圖……以天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其中“圖”即涉及測繪規範與制圖法則。此義強調地理信息的科學記錄,為後世地圖學發展奠定基礎。

二、治國方略或法典圖示

引申為治理國家的策略或法律體系的象征性表達。《史記·商君列傳》中“緣法而治”的思想,可視為“圖法”的實踐體現,即通過成文法構建社會秩序。古代“圖法”常與“版圖”“律令”并稱,如《漢書·刑法志》所述“畫衣冠,異章服”的刑罰标識制度,均屬以視覺符號強化法度的典型。

三、圖像證據的司法應用

現代司法實踐中,“圖法”指通過圖像(如監控錄像、現場繪圖)作為法律證據的運用規則。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對視聽資料證據效力的規定,圖像需滿足真實性、合法性及關聯性要求,方具法律效力。例如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中,現場勘驗圖需符合《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繪制》國家标準(GA/T 268-2019)。

注意事項:

“圖法”屬書面化表達,現代漢語較少單獨使用,多出現于“圖法規範”“圖法結合”等複合詞中。其核心始終圍繞“圖示”與“法則”的結合,體現規則的可視化傳達或技術性規範。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圖法”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1. 現代常用義:圖表表示法

    • 基本含義:指通過圖表、圖形等可視化手段揭示事物的規律、關系或流程。
    • 詳細說明:由“圖”(圖表/圖形)與“法”(方法/規律)組成,強調用直觀的圖形化方式呈現抽象信息,便于理解和分析。例如在地理學研究中使用“地圖法”分析空間分布,或在工程中運用“骨線繪圖法”設計葉片結構。
    • 應用領域:常見于教育(輔助知識理解)、科研(展示實驗數據)、數據分析(可視化趨勢)等場景。
  2. 古代文獻義:圖錄與法典

    • 基本含義:指記載典章制度的圖冊和法典,或泛指法度、規範。
    • 文獻例證:如《呂氏春秋》中記載夏朝太史令“出其圖法”,此處指國家典章;宋代曾鞏文中的“動應圖法”則指行為符合法度。

提示:現代語境下多采用第一種解釋,若涉及曆史或文獻研究需注意第二種含義。更多用例可參考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愛稱哀怛安身樂業八階保介北門之管鄙願鸧括冊勳赪桐踟蛛倒反道君皇帝大企業吊樓盾鹵發呆肥鮮更闌人靜還策浣練憬然金阙絶樣鈞播快爽賴活煉行鹿蹊滿腹經綸敉功民綱密啟木桂念念有詞胚料陪責砰轟皮包僻愚千災百難峭刻绮節三金紳糧十國世路室孫蒐輯遝岡複嶺淘氣鬼題目正名駝脂外引無諐霧屯縣道詳衮嘯鸢謝傅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