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投戈講藝的意思、投戈講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投戈講藝的解釋

見“ 投戈講蓺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投戈講藝”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該成語原指在軍中仍不廢學業,後泛指停止武事,修治文教,即“偃武修文”之意。其中:

二、出處與典故

  1. 最早出處:漢代樊準《上疏請興儒學》提到“猶然投戈講藝,息馬論道”,描述光武帝在戰亂中仍重視儒學。
  2. 異文記載:《後漢書·樊宏傳》中寫作“投戈講蓺”(“蓺”為“藝”的古字),進一步印證其曆史淵源。

三、用法特點

四、拓展說明

該成語反映了中國古代“文武并重”的思想,尤其在亂世中強調文化傳承的重要性。需注意其與“投戈講蓺”為同一成語的不同寫法,含義一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投戈講藝》是什麼意思

《投戈講藝》是一個成語,意為投降敵人并以技藝獲得重用。該成語源于戰國時期,出自《史記·趙世家》。故事中,秦國大将王翦攻打趙國,意圖投降的趙将負隅頑抗,結果王翦提議讓他教授秦軍戰術,表現出色,最終得到了王翦的賞識。

拆分部首和筆畫

《投戈講藝》的部首拆分為貝、車、讠、艮,共有23個筆畫。

來源

《投戈講藝》最早見于《史記·趙世家》(篡權之際):“三年,翦兵攻趙,至高平,公子嘉自修武齊國,翦卒不可以克。翦使人謂嘉善留,必進之;不然,必從噪逐之,令降者帥趙軍。嘉降,翦度嘉有賢藝之名,乃使使往謂曰:‘吾聞有言:忠與讓者義也。今公子降我,願以公子賢藝聞秦王之左右。’”

繁體

《投戈講藝》的繁體寫法為《投戈講藝》。

古時候漢字寫法

據說在古代,漢字“藝”的寫法為“羊”+“幾”。

例句

他多次向敵人投降并以出色的武藝獲得高位,真可謂是很會投戈講藝。

組詞

投名狀、戈矛之交、講藝不講身份

近義詞

投筆從戎、投降敵人并以技藝獲得掌權

反義詞

守節不投降、堅持原則不妥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