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頭琴的意思、馬頭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頭琴的解釋

[a bowed stringed instrument with a scroll carved like a horse's head] 一種兩弦的弦樂器,有梯形的琴身和用馬頭裝飾的琴柄,為*********人民喜愛的樂器

詳細解釋

中國 蒙古 族民間拉弦樂器。蒙古語稱“綽爾”。琴身木制,長約一米,有兩根弦。共鳴箱呈梯形,馬皮蒙面。聲音圓潤,低回宛轉,音量較弱。相傳有一牧人懷念死去的小馬,取其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馬的模樣雕刻了一個馬頭裝在琴柄的頂部,因以得名。 郭小川 《平爐王出鋼記》詩:“牧區的人們聽說鋼花噴,蒙古包裡拉起了馬頭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馬頭琴是蒙古族傳統拉弦樂器,具有獨特的造型和音色,其名稱來源于琴柄頂端的馬頭雕刻。以下從結構、起源、音色及文化意義等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一、基本結構與特征

  1. 外形:琴身呈梯形,琴柄頂端雕刻馬頭,共鳴箱多覆蓋皮革,琴杆長約1米,配有兩根弦。
  2. 材質:傳統馬頭琴以木材制作琴身,馬尾毛作琴弦和弓毛,現代改良版可能使用尼龍等材料。

二、起源與傳說

據蒙古族民間傳說,牧人蘇和為紀念死去的小白馬,用其腿骨、頭骨和尾毛制成最早的二弦琴,并在琴柄雕刻馬頭,故得名“馬頭琴”。這一傳說體現了蒙古族對自然與生命的敬畏。

三、音色與演奏特點

  1. 音色:低沉圓潤、宛轉悠揚,擅長表現草原的遼闊與蒼茫,音量較弱但富有叙事性。
  2. 演奏方式:采用坐姿,琴身夾于兩膝間,用弓毛摩擦琴弦發聲,技法包含滑音、顫音等,模拟馬嘶、風聲等自然聲響。

四、文化地位與代表曲目

  1. 文化象征:馬頭琴是蒙古族音樂的核心樂器,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
  2. 經典曲目:《天邊》《遠飛的大雁》《田野靜悄悄》等,這些樂曲多描繪草原生活與民族情感。

五、語言與别稱

蒙古語中,馬頭琴被稱為“潮爾”(或“綽爾”),這一名稱更強調其作為拉弦樂器的分類屬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演奏技法或曆史演變,可查閱民族音樂學相關文獻或蒙古族文化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馬頭琴

馬頭琴是一種傳統的蒙古民族樂器,也是*********傳統音樂中非常重要的樂器之一。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馬頭”和“琴”。

拆分部首和筆畫

“馬頭琴”一詞的部首是馬,筆畫數為10。

來源

馬頭琴最早起源于*********的遊牧生活,常用馬骨制成琴柄,用馬尾繩或馬蹄制成琴弦,因此得名“馬頭琴”。它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民熱愛的樂器。

繁體

馬頭琴的繁體字為馬頭琴。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的漢字寫法中,馬頭琴可以寫作“馬頭琴”。這種寫法更接近繁體字,與現代簡化字有所不同。

例句

他在學校學習了馬頭琴,成為了一名優秀的*********音樂家。

組詞

馬頭琴的相關詞彙:弦樂器、民族樂器、蒙古音樂、馬骨、馬尾繩。

近義詞

馬頭琴的近義詞可以是馬頭弦。

反義詞

馬頭琴的反義詞可以是鋼琴或吉他,因為它們屬于不同類型的樂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