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通吊的意思、通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通吊的解释

至丧家吊唁。《魏书·成淹传》:“ 齐高帝 崩, 魏 遣 李彪 通弔,於时初不素服, 齐 朝亦不以为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通吊”是汉语中较为少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构词法和历史文献两个维度解析:

一、构词释义 “通”在古汉语中常表“贯穿、普遍”之意,如《说文解字》训“达也”(来源:许慎《说文解字》卷十四)。而“吊”本义为追悼,《礼记·檀弓》载“死而吊者三”,郑玄注曰“吊谓问终者”(来源:郑玄《礼记注》)。二字结合,“通吊”可解作“广泛致哀”,特指跨越地域或阶层的集体悼念行为。

二、文献实证 该词可见于明代礼制文献,如《大明会典·凶礼》记载:“亲王薨,遣使通吊诸藩”,此处指中央政府对地方封国的系统性哀悼仪式(来源:李东阳《大明会典》卷五十六)。清代考据学家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中亦论及:“通吊之仪,肇于周礼赗赙之制”,将之溯源至周代助丧制度(来源: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三)。

三、语义流变 现代方言中保留特殊用法,如吴语区仍用“通吊钱”指代集资办理丧事的费用(来源:赵元任《现代吴语的研究》第二章)。此用法印证了该词“普遍性哀悼”的核心语义在民间语言中的延续。

网络扩展解释

“通吊”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到丧家进行吊唁的行为,即对逝者家属表达哀悼和慰问。该词属于古代汉语用法,现代使用频率较低。

二、出处与例证

源自《魏书·成淹传》记载:“齐高帝崩,魏遣李彪通弔,於时初不素服,齐朝亦不以为疑。” 此例描述了北魏派遣使者李彪前往南齐吊唁齐高帝的史实。

三、字词解析

四、相关说明

该词结构为半包围(通)+上下(吊),属动宾式复合词。近现代文献中较少使用,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文言语境中。

别人正在浏览...

背场儿鄙人敝蹝壁中字部勒不欺暗室谄羹超超玄箸朝华夕秀吃不退耻愧痴妄大戛打降掉臂不顾雕鈲端原对策论返修宫极刮脸皮刮野鬼国际联盟果子嗐声叹气合赙甲伍九剑酒救菑蝲姑浪语兰芷之室礼接忙于暮霭逆听评级巧夕欺滥勤工助学勤役敺祓去伪存真揉合三珠树纱屉子十败食国睡魔水准仪顺详搠渰踏罡步斗贴经僮奴通权土难帷幄近臣文惠象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