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套櫃。 晉 葛洪 《抱樸子·任命》:“譬若埋尺璧於重壤之下,封文錦於沓匱之中。”
“沓匮”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tà kuì,其核心含義為套櫃,即多層嵌套的櫃子。以下是詳細解釋及背景信息:
“沓匮”是古代漢語中描述嵌套式櫃子的詞彙,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抱樸子》原文或權威詞典(如、5)。
《沓匮》是一個複合詞,包含着兩個意象:沓和匮。它的詞義指的是積累很多、堆積如山的財富或物品。
《沓匮》的部首拆分為“水”和“匚”,分别位于左上方和右邊,表示與水和匚相關。按照現代漢字的筆畫規則,其中“水”的筆畫數為4,而“匚”的筆畫數為3,總計為7個筆畫。
《沓匮》這個詞的來源非常古老,已經可以追溯到《周禮·春官宗伯·大宗正》一書中。它在繁體字中保持不變,仍然寫作「沓匮」。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沓匮」的表示形式多種多樣。例如,在《康熙字典》和《說文解字》中,「沓匮」分别被寫作「褟」和「沚囗」。
1. 創業之初,他們希望積攢一些資金,但現在財富已經變成了沓匮。
2. 他家的倉庫裡,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東西,簡直成了一座沓匮。
1. 沓若:指豐富多樣,琳琅滿目。
2. 匮寶:指聚集了大量財寶的倉庫或庫房。
3. 沓子:指成堆已經紮好并可供使用的物品。
1. 堆積如山
2. 豐富多餘
3. 積壓繁多
1. 一貧如洗
2. 一無所有
3. 貧困潦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