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品行高潔。 唐 柳宗元 《南嶽雲峰和尚塔銘》:“行峻潔兮貌齊莊,氣混溟兮德洋洋。” 宋 陸遊 《與何蜀州啟》:“恭惟某官曠度清真,高标峻潔。”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三:“ 厲樊榭 上計至都,同郡 湯侍郎 右曾 夙慕其才,将禮緻焉。 樊榭 即日襆被出城,不與相見。其峻潔多類此。”
(2).指詩文剛勁凝練。 宋 秦觀 《韓愈論》:“ 謝靈運 、 鮑照 之詩長於峻潔。”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一》:“蓋古文峻潔,迥異浮靡,聖筆淵玄,亡資藻飾。” 清 阮元 《與友人論古文書》:“讀足下之文,精微峻潔,具有淵源,甚善甚善!” 蘇曼殊 《雜著集·隨筆》:“嘗譯其《含羞草》一篇,峻潔無倫,其詩格蓋合中土 義山 、 長吉 而鎔冶之者。”
“峻潔”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既可形容人的品行,也可指詩文的風格。以下是詳細解釋:
形容品行高潔
指人的品德高尚、正直無私,無道德瑕疵。例如:
形容詩文剛勁凝練
指文學作品風格簡潔有力、語言精煉。例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漢典及古籍引文。
《峻潔》是一個描述人品純正、行為嚴謹的詞語,意為崇高純潔,操守嚴謹。
《峻潔》由“山”部首和“潔”兩個字組成。
其中,“山”部首是漢字的一個偏旁部首,表示與山有關的事物。
“潔”是一個獨立的字,由9個筆畫組成。
《峻潔》在古代文獻中出現,并逐漸成為描述人品的高尚之詞。
《峻潔》是《峻潔》的繁體字形式。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時候,漢字的形狀較為簡單,筆劃較少。
《峻潔》的古代漢字寫法為“峻潔”,字形保留了現在的“山”部首和“潔”,但筆畫結構和現代略有差異。
1. 他的品行崇高,一直秉持着峻潔的原則。
2. 她既娴靜又節儉,是一個具有峻潔氣質的女子。
3. 這位老師以其峻潔的為人和嚴謹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學生的尊重。
1. 峻正:指态度堅定,端正嚴謹。
2. 峻拒:指拒絕、嚴詞拒絕。
3. 持潔:指一直保持純潔、不受誘惑。
1. 純潔:表示思想行為純淨無瑕。
2. 剛正:表示性格剛強、行為正直。
3. 嚴謹:表示做事認真細緻、不馬虎。
1. 污濁:表示品性腐化不潔。
2. 放縱:表示放任自流、不加約束。
3. 敷衍:表示馬虎敷衍、不認真負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