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盛軌的意思、盛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盛軌的解釋

美好的典範。《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評》:“其舉國託孤於 諸葛亮 ,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 南朝 梁 沉約 《資給何點诏》:“此蓋前代盛軌,往賢所同。” 嚴複 《主客評議》:“可以幸一時之富強,而不可以緻太平之盛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盛軌(shèng guǐ)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含義需從構詞語素及古典文獻用例進行解析。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工具書的詳細釋義:

一、字義分解

  1. 盛(shèng)
    • 核心義為宏大、興盛,引申為美好、高尚。《說文解字》釋:“盛,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後擴展至形容規模、程度或聲譽的卓著(《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
  2. 軌(guǐ)
    • 本義指車轍,後引申為規範、法度、準則。《爾雅·釋诂》:“軌,法也”,強調事物當遵循的法則(《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0年)。

二、複合詞釋義

盛軌指具有典範意義的崇高規範或制度,特指曆史上備受推崇的禮法、典章或行為準則。其核心内涵包括:

三、文獻例證

  1. 《晉書·樂志上》:

    “逮乎三國,盛軌無存。”

    此處指三國時期,前代(如周、漢)的禮樂典制已衰微失傳。

  2.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時序》:

    “經典禮章,跨周轹漢,唐虞之文,其鼎盛乎!”

    雖未直用“盛軌”,但“經典禮章”即暗含盛世典範之義,可佐證詞義背景。

四、近義辨析

五、現代使用提示

該詞屬書面語,現代漢語極少使用,多見于研究古典文化、曆史的學術語境中,如:

“唐代科舉制堪稱古代選官制度的盛軌。”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年。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0年。
  3. 《晉書》,中華書局點校本,1974年。
  4. 《文心雕龍注》,範文瀾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

網絡擴展解釋

“盛軌”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義

“盛軌”指美好的典範或高尚的品行道德,通常用于形容值得效仿的榜樣或行為準則。其中“盛”表示盛大、深厚,“軌”原指車轍,引申為規範、法則,合起來比喻能容納衆多才能與學問的崇高境界。


二、出處與用法

  1. 曆史文獻:

    • 《三國志·蜀志》提到劉備托孤諸葛亮時,“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強調君臣信任為典範。
    • 南朝沈約和近代嚴複也曾用“盛軌”形容前代明君賢臣的治理模式。
  2. 現代語境:
    多用于褒揚品德高尚或成就卓越的人物、制度,如“弘揚傳統文化之盛軌”。


三、相關擴展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用例,可參考《三國志》或嚴複著作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暗當按檢癍瘡保皇冰絃玉柱不因一事,不長一智拆字長須趁市持久之計打爛帳短棒短簡煩請凡智風篁嶺鳳腦鼓頰漢厫懷鉛提椠呼哧江服叫門嘉宴急繃繃抉眼轲蟲憀戾利不虧義麗光戾氣漏匿蟒服漫天開價馬劄子木像内倉骈郁漂發掊刻千萬買鄰清稱卻敵冠瘸狼渴疾取民苒袅三障上半晌盛制蜃牆沈酗市街挑撻亭佐通辯枉勘虛招婉順汙罇抔飲象刑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