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绨袠的意思、绨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绨袠的解釋

亦作“ 綈帙 ”。缯制的書卷封套。因亦作書卷的代稱。《後漢書·楊厚傳》:“吾綈袠中,有先祖所傳祕記,為 漢 家用,爾其修之。” 清 黃宗羲 《謝時符先生墓志銘》:“君雖不為世用,而燃脂暝寫,弄墨晨書,藏之綈袠,不以示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绨袠(tí zhì)是漢語古籍中記載的文獻保護用具,指用厚實絲織品制作的書籍封套。該詞由“绨”和“袠”兩部分構成:

  1. 詞義解析

    • “绨”指粗厚光滑的絲織物,《說文解字》注“绨,厚缯也”,其材質常用于古代重要文書的裝裱。
    • “袠”通“帙”,本義為書衣,《廣雅》釋“袠,書衣也”,後引申為成套書籍的函套。
  2. 功能與形制

    绨袠以多層絲帛裱糊而成,可防潮避蠹。宋代《書史》記載“秘閣藏書以绨袠為函,青绫白錦為籤”,說明其常配以不同顔色的絲帶作為标識。

  3. 文獻例證

    《宋史·藝文志》載北宋宮廷藏書“以黃绨為袠,分六部貯藏”,印證其作為皇家典籍保護用品的特殊地位。明清時期逐漸被更輕便的函盒替代,但仍見于宮廷藏書系統。


參考來源:

  1. 許慎《說文解字》
  2. 張揖《廣雅》
  3. 米芾《書史》
  4. 《宋史·藝文志》

網絡擴展解釋

“绨袠”是一個較為生僻的古代漢語詞彙,由“绨”和“袠”兩個單字組成,需分别解釋其含義:

  1. 绨(tí/tì)

    • 讀音:有兩種讀音,現代漢語中多讀作tí,古音中也可讀tì。
    • 含義:
      • 讀tí 時,指一種厚實、光滑的絲織品,常用于制作衣物或裝飾。
      • 讀tì 時,指比綢子更厚實、質地較粗的紡織品,通常以絲為經線、棉線為緯線織成。
  2. 袠(zhì)

    • 讀音:讀作zhì,同“帙”。
    • 含義:
      • 原指古代包裹書卷的布套或書衣,後引申為書籍、卷冊的代稱。例如“書袠”即指裝書的套子。
  3. “绨袠”的合成含義
    兩字組合後,字面意為“用绨制成的書套”,特指古代用厚實絲織品包裹書籍的裝幀形式。這種裝幀既保護書卷,也體現古代文人對典籍的珍視。

  4. 文化背景
    古代書籍材質脆弱(如竹簡、帛書),需用織物包裹保存。“绨”因質地厚密,成為書套的優選材料,常見于貴族或官方藏書。例如《漢書》中記載宮廷藏書“皆缥帙绨袠”,可見其貴重。

  5. 現代使用
    該詞已罕見于現代漢語,多出現在古籍或曆史文獻研究中。若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說文解字》《康熙字典》等古代字書,或《漢書·藝文志》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熬然埲塕飙疾冰凝撥亂反正缽那倉箱差率長少澄鮮赤小豆怆惶處治攢所單見淺聞倒卧低吟淺唱鬥雞走狗二十八宿放懷風奇紛撓分子生物學廣濟王管情漢帝杏簡種薄收金風送爽矜忌镌說開廓孔父誇耀落花時節麥籠馬軍彌曠睦鄰政策平說蒲椠鋪衍傾忱傾酤拳頭上站的人,肐膊上走的馬如一撒豆谷三條勺口射宮神祊鲐黃特殊教育停産屯艱窐孔亡破憲件先辂邪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