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舊時品評書畫、文物用語。謂精妙之作。《宋史·文苑傳六·李公麟》:“自 夏 商 以來,鐘、鼎、尊、彜,皆能考定世次,辨測款識。聞一妙品,雖捐千金不惜。” 明 陶宗儀 《辍耕錄·叙畫》:“所論畫之三品,蓋擴前人所未發。論曰:氣韻生動,出於天成,人莫窺其巧者,謂之神品;筆墨超絶,傳染得宜,意趣有餘者,謂之妙品;得其形似而不失規矩者,謂之能品。” 清 包世臣 《安吳論書·國朝書品》:“醖釀無迹,橫直相安,曰妙品。”
(2).好的人品。《儒林外史》第三十回:“他如此妙品,有多少人想物色的。”
“妙品”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解釋,綜合了多個權威來源的信息:
“妙品”既可指藝術領域的精品,亦可形容人的卓越品質,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評價标準常帶有主觀審美色彩,尤其在古代文人雅士的品評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
《妙品》是一個中文詞彙,意為“極好的物品”或“非常優秀的作品”。通常用來形容具有卓越品質、精巧巧妙或獨特之處的物品或作品。
《妙品》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女”部和“品”部。它的總筆畫數為10個。
《妙品》一詞源于古代漢語,具有悠久的曆史。在古代,人們常用“妙品”來贊美一些精美絕倫的工藝品、藝術品或文學作品。
在繁體字中,《妙品》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未有變化。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對于《妙品》這個詞,有些變化。具體而言,“妙”字在古代較為簡化,字形與現代稍有不同。而“品”字在古時則寫作“㐈”,寫法也有一些差别。
1. 這本小說真是《妙品》,情節扣人心弦,文筆優美動人。
2. 她親手制作的手工藝品簡直就是一件《妙品》,每一個細節都讓人贊歎不已。
3. 這家餐廳的招牌菜真是一道《妙品》,口感鮮美,香氣四溢。
1. 妙手:形容技藝高超、巧妙的手法。
2. 妙音:形容音樂或聲音優美動人。
3. 妙語:形容言辭巧妙、精彩的表達。
1. 瑰寶:指珍貴、稀有的寶貝或物品。
2. 珍品:指珍貴、物有所值的商品或收藏品。
3. 美玉:比喻出類拔萃、優異卓越的人或物。
1. 糟粕:指品質差、價值低劣的物品或作品。
2. 拙作:指技巧低下、粗糙簡陋的作品。
3. 平庸:指品質普通、缺乏特點或創新的物品或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