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凋零衰敗。苓,通“ 零 ”。《管子·宙合》:“奮盛苓落也。盛而不落者,未之有也。”《漢書·叙傳上》:“得氣者蕃滋,失時者苓落。” 顔師古 注:“苓與零同。”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四篇:“ 曹雪芹 實生于榮華,終于苓落。”
(2).樂名。《尚書大傳》卷一下:“秋伯之樂,舞蔡俶,其歌聲比小謡,名曰《苓落》。” 鄭玄 注:“秋伯,秋官士也……蔡猶衰也。俶,始也。言象物之始衰也。”
“苓落”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苓落”既可描述自然或人生的衰敗過程,也可特指古代禮樂制度中的秋季節令樂曲。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如需更多例證或文獻細節,可參考《管子》《漢書》等古籍原文。
苓落(líng luò)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指水中草木的落下。它形象地描述了湖泊或水域中草木從水面上慢慢下沉的情景。
苓落的拆分部首為艹(草字頭部首)和又,總計5個筆畫。
苓落是舊時文人所使用的詞彙,如今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繁體字為『苓落』。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所以苓落可能會以不同的方式寫作。
1. 池塘裡的苓落,像是一幅美麗的畫卷。
2. 清晨,湖面上漂浮着許多苓落。
出現:草苓落、冰苓落、花苓落
水草沉、湖中飄蕩
水草上升、湖中漂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