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评,褒扬。《后汉书·党锢传序》:“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覈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於斯行矣。” 清 黄宗羲 《陆文虎先生墓志铭》:“一时士大夫听其谈论,皆以为 陈同甫 、 辛幼安 復出。 吴 楚 名士方招羣植党,互相题拂,急先生者愈甚。” 章炳麟 《箴新党论》:“彼其激扬名声,互相题拂,两者对校,未见旧之必劣而新之必优。”
“题拂”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主要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题拂”指品评、褒扬,常用于对人物或事件的评价。该词由“题”(题写、评论)与“拂”(引申为彰显、揄扬)组合而成,强调通过语言或文字进行公开的赞扬或批评。
“拂”单独使用时含义多样:
多用于古代文献或对历史文化的描述,现代汉语中较少见。其核心是通过语言或行为公开表达对人事的评价,兼具褒扬与批判的双重性。
《题拂》是一个汉字词组,表示“写在透明纸上”的意思。拂,这里是称谓敬词,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题拂》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一”和“心”。它总共有10画。
《题拂》最早出自唐代文学家杜牧的《秋夜寄丘员外》诗中:“题拂寄丘十二员外。”意思是将诗写在透明纸上寄给丘员外。
繁体字“題拂”与简体字“题拂”同义,都表示同一含义。
古时候,“题拂”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形状稍有差异的字体。但无论怎样写,“题拂”的意义仍然相同。
1. 他将心中的思念用笔写在题拂上,希望能传达给远方的朋友。
2. 我看到桌上有几张题拂,猜想这是老师给我们留下的书写练习。
题词、拂尘、题跋
透视、透纸、透明纸
不透明、不透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