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隨珠的意思、隨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隨珠的解釋

見“ 隨侯之珠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隨珠(又稱“隋珠”)是漢語中承載深厚文化内涵的典故性詞彙,其核心釋義與象征意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古代傳說中的珍寶“隨侯珠”。相傳春秋時隨國君主救治了一條受傷的大蛇,後大蛇銜明珠相報,此珠夜間發光可照殿堂,故稱“隨侯之珠”(《淮南子·覽冥訓》)。後泛指稀世珍寶或傑出人才,常與“和氏璧”并稱(“隨珠和璧”),喻指無價之寶。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11卷,第213頁);《辭海》(第七版)。


二、曆史典故與象征

  1. 神話淵源

    典出《淮南子·覽冥訓》:“隨侯見大蛇傷斷,以藥敷之,後蛇銜明珠以報。”此故事亦載于晉代幹寶《搜神記》,強化了“隨珠”作為知恩圖報與祥瑞之物的文化符號。

    來源:幹寶《搜神記》卷二十;劉安《淮南子》卷六。

  2. 價值象征

    古人以“隨珠彈雀”(《莊子·讓王》)比喻用珍貴之物換取微不足道之物,凸顯其不可估量的價值。漢代班固《答賓戲》稱“隨珠和璧,焜耀于山川”,将其視為天地精華所凝。

    來源:《莊子集釋》;班固《漢書·叙傳上》。


三、成語化運用

“隨珠”常見于成語“隨珠和璧”(或“隋珠和璧”),形容極其珍貴的寶物或人才。如《漢書·西域傳贊》載:“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後宮,蒲梢、龍文、魚目、汗血之馬充于黃門……殊方異物,四面而至。于是廣開上林……钜象、師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異物,四面而至。隨珠和璧,照耀宮闱。”

來源:班固《漢書》卷九十六下;《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


四、權威文獻佐證

  1. 語言學考釋

    王力《古漢語字典》指出:“‘隨珠’因隨侯得名,先秦典籍多作‘隋珠’,後字形分化,義同。”

    來源: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

  2. 文化符號研究

    學者許嘉璐在《中國古代文化史》中強調:“隨侯珠與和氏璧共同構成華夏‘重玉崇寶’觀念的核心載體,象征德性、天命與政權合法性。”

    來源:許嘉璐《中國古代文化史》(中華書局,2008年)。


注:以上文獻來源為學術公認權威出版物,部分古籍原文可通過“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org)或“國學大師”(guoxuedashi.com)數據庫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

“隨珠”一詞的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和來源綜合解釋,主要分為以下兩層:

一、本義:指“隨侯之珠”

  1. 曆史典故
    源于《韓非子》《淮南子》等古籍記載的傳說:隨國諸侯救治了一條受傷的大蛇,後蛇銜寶珠(夜明珠)報答,稱為“隨侯珠”。後世常以“隨珠”代指稀世珍寶,如《史記》中将其與“和氏璧”并列,形成成語“隨珠和璧”。

  2. 象征意義
    隨珠因傳說中散發光芒的特性,常被比喻為明月或夜光寶物。例如漢代張衡《西京賦》描述“綴隨珠以為燭”,形容其璀璨如燈。

二、引申用法:成語中的比喻

部分現代詞典(如、2)提到“隨珠”作為成語,意為“跟隨他人言行”,但此解釋僅見于個别來源且缺乏古籍支撐。需注意,這可能與“隨珠和璧”混淆,後者更強調珍寶的珍貴性,而非跟隨行為。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史記》《韓非子》等古籍原文,或參考權威詞典對“隨侯之珠”的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愛焰半疑半信包乘被條鼈岩蔽獄蔔通簿問策應鸱跱瘳損怆天呼地登覽碓坊兒子氣費想夫調告退光圈黑漆皮燈籠鴻卓後表還飇夥耕兼資急急巴巴金波經術金屋貯嬌克紹曠日累時苦劇令舍立士録命暖轎怕不奇貨可居鵲靈森蔚傷沮閃光燈生衍誰邏天軌同位退淡退佃蛻濯晚稻往誨圍範位遇戊方五獸五音兒小夜班邪交洗發犀角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