豢豹的意思、豢豹的詳細解釋
豢豹的解釋
漢 枚乘 《七發》:“山梁之餐,豢豹之胎。”後即以“豢豹”指豹胎。古人以為珍貴的食品。 唐 韓愈 《答柳柳州食蝦蟆》詩:“而君復何為,甘食比豢豹。”
詞語分解
- 豢的解釋 豢 à 喂養,特指喂養牲畜:豢養。 筆畫數:; 部首:豕; 筆順編號:
- 豹的解釋 豹 à 哺乳動物,能上樹,常捕食鹿、羊、猿猴等,毛皮可制衣、褥:豹頭環眼(形容人面目威嚴兇狠)。未窺全豹。 姓。 筆畫數:; 部首:豸;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豢豹”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1.詞源與基本釋義
- 出處:源自西漢枚乘的《七發》,“山梁之餐,豢豹之胎”,指代豹胎這一珍貴食材。
- 本義:“豢”意為飼養,“豹”即豹子,“豢豹”字面指被豢養的豹,實際特指豹的胚胎。古人将其視為稀有美味,常用于貴族宴飲。
2.文化背景與象征意義
- 在漢代及以後的文獻中,“豢豹”常與“山梁(野雞)”“熊蹯(熊掌)”等并稱,象征奢華的飲食文化。例如唐代韓愈在《答柳柳州食蝦蟆》中以“甘食比豢豹”暗諷某些人對粗鄙食物的偏好。
3.語言結構與用法
- 拼音:huàn bào(注音:ㄏㄨㄢˋ ㄅㄠˋ)。
- 詞性:名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現代漢語已罕用。
4.相關擴展
- 豹在古代被視為猛獸,其胎罕見,故“豢豹”也隱含難以獲取、身份顯赫的隱喻。與之類似的還有“猩唇”“象拔”等“八珍”類食材。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七發》原文或《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豢豹》的意思
《豢豹》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飼養豹子”。這個成語用來形容讓人難以馴服、控制的強大力量或者野性。
拆分部首和筆畫
《豢豹》的部首是“豕”,筆畫數為11。
來源
《豢豹》最早出現在《論語·子罕》中:“有教無類。”後人解釋為,即便是飼養豹子,隻要給予正确的教育,也可以使之變得馴良。所以,這個成語就用來比喻能夠馴服或控制強大力量的能力。
繁體
《豢豹》的繁體寫法為「餍豹」。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對于《豢豹》成語的寫法有多種,例如「養豹」、「豢豹」等。這些寫法雖然稍有差異,但意思是大緻相同的。
例句
他的能力就像豢豹一樣,難以控制。
組詞
馴豹、豢養、豢龍
近義詞
骁勇、暴力、猛獸、猛虎
反義詞
馴順、溫順、馴服、馴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