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鐵冠的意思、鐵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鐵冠的解釋

(1).古代禦史所戴的法冠。以鐵為柱卷,故名。《後漢書·方術傳上·高獲》:“ 獲 冠鐵冠,帶鈇鑕,詣闕請 歙 。” 唐 岑參 《送魏升卿擢第歸東都》詩:“将軍金印嚲紫綬,禦史鐵冠重繡衣。” 明 張煌言 《挽張鲵淵相國》詩之二:“千秋共惜遺金鑑,十載何慚戴鐵冠。”

(2).借指禦史。 唐 戴叔倫 《撫州被推昭雪答陸太祝》詩之三:“已對鐵冠窮事本,不知廷尉念冤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鐵冠是漢語中具有雙重文化含義的複合詞,其核心釋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實物器具義 指鐵制的冠帽,多用于古代特殊職業或禮儀場景。《漢語大詞典》釋為「古代禦史等執法官吏戴的帽子,以鐵為冠柱,表示剛直無私」,《辭源》則記載為「武士所戴鐵制頭盔,具防護功能」。唐代李峤《寶劍篇》「鐵冠雄賞眺」即取此實物義。

二、象征引申義

  1. 司法象征:自漢代起成為禦史官職标志,《後漢書·輿服志》載「法冠,執法者服之,謂之獬豸冠,或謂之鐵冠」,晉代崔豹《古今注》明确「獬豸冠,禦史服之」。
  2. 星象代稱:古代天文學中指「柱史星」,見《晉書·天文志》「柱史北一星曰女史,鐵冠執法之象也」。
  3. 文學意象:在《三國演義》《水浒傳》等著作中,常借鐵冠指代剛正不阿的品格,如羅貫中描寫諸葛亮「鐵冠鶴氅」突顯其威嚴形象。

三、文化流變考 蘇轼《鐵冠道人》詩注引《冷齋夜話》載「道人鐵冠三尺,立風雪中」,顯示宋代已衍生出道教修行者的裝束含義。明清時期「鐵冠圖」戲曲的流傳,進一步強化了該詞在民間文化中的象征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

“鐵冠”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分為字面意義和引申義:

一、字面意義(官職象征)

  1. 古代禦史的法冠
    指古代禦史(監察官員)佩戴的帽子,以鐵為骨架制成,象征執法剛正不嚴。例如《後漢書》記載:“獲冠鐵冠,帶鈇鑕,詣阙請歙”,唐代詩人岑參也有“禦史鐵冠重繡衣”的描述。

  2. 借指禦史職位
    因鐵冠為禦史專屬,故常代指禦史身份,如戴叔倫詩中提到“已對鐵冠窮事本”。

二、引申義(成語用法)

  1. 象征權勢與統治
    作為成語,“鐵冠”比喻權勢極盛的人物,含貶義,多用于形容短暫而強橫的統治。其典故源自《史記·項羽本紀》,與曆史人物項羽相關。

三、使用場景

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若涉及官職或曆史人物,多指禦史;若描述權勢滔天者,則為成語用法。

别人正在浏覽...

安席犇命兵儲冰激淩不旋跬參井超達懲忿斥犯對命飯轍否口格除給驿供給制溝墉光施合門使浸熏眷與拘罷可敦硜執鐐杻鹿粝懵憧邈絕迷眵蜜合色女尚書蟠桃宴盤梯抛石朋舊評訂僻幽婆婆家迫速破甕竊踞輕扇青璅奇偉诠品沈腦食不重肉説真方殊行攤底歎咨同力協契同判退坡宛珠五彩無疆烏拉爾山脈兀日仙洞相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