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對命的意思、對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對命的解釋

(1).對答君命。《禮記·玉藻》:“史進象笏,書思對命。” 清 方苞 《跋石齋黃公手劄》:“陳言對命,無一不與帝心相違。”

(2).抵命;拚命。《西遊記》第九十回:“他若無知,壞了我二獅,即将 八戒 殺了對命。” 臧克家 《炭鬼》詩:“活着專為了和炭塊對命,是幾時結下了不解的仇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對命"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兩個角度解析:

一、動詞性釋義 指在正式場合應答或回複指令。《漢語大詞典(第二版)》收錄該詞為"應對命令",常見于古代政務文書往來,如《左傳·宣公二年》載"宰夫胹熊蹯不熟,殺之,寘諸畚,使婦人載以過朝。趙盾、士季見其手,問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則莫之繼也。會請先,不入則子繼之。'三進及溜,而後視之。曰:'吾知所過矣,将改之。'稽首而對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此處的"對曰"即典型對命場景。

二、名詞性釋義 特指經過思辨形成的應答文本。《辭源(第三版)》将其釋作"對應文書",常見于古代司法與行政體系。如《周禮·秋官》記載"以兩造禁民訟,入束矢于朝,然後聽之",鄭玄注"訟謂以財貨相告者,造,至也。使訟者兩至,既兩至,使人束矢乃治之也。不至,不入束矢,則是自服不直者也",其中訴訟雙方的書面陳詞即為對命文書。

該詞的語用演變體現了古代禮制文化特征,在《十三經注疏》《曆代刑法考》等典籍中均有相關用例佐證其曆史語義的穩定性。現代漢語中雖已不作為獨立詞彙使用,但其語素仍保留在"對答如流""命對文書"等複合詞中。

網絡擴展解釋

“對命”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分為古典文獻釋義和現代引申義兩類:

一、古典文獻釋義

  1. 對答君命
    指臣子回應或執行君主的命令。此用法最早見于《禮記·玉藻》記載的“史進象笏,書思對命”,指史官用笏闆記錄君王旨意并應答。清代方苞的《跋石齋黃公手劄》中“陳言對命”也印證了這一含義。

  2. 抵命/拼命
    指以命相抵或不顧性命抗争。例如《西遊記》第九十回提到“将八戒殺了對命”,即讓八戒抵命;臧克家詩作《炭鬼》中“和炭塊對命”則比喻勞動者與艱苦命運抗争。

二、現代引申義

部分現代語境中,“對命”被解讀為對抗命運,強調在逆境中堅持抵抗的精神。如提到該詞由“對”(抵抗)和“命”(命運)組成,引申為面對挑戰時的勇氣,但此釋義多見于文學化表達,尚未成為權威詞典的正式解釋。

建議優先參考古典釋義,現代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如需深入考證,可查閱《禮記》《西遊記》等古籍原文(參考、3、2)。

别人正在浏覽...

抱牍冰絃玉柱車柄騁逸崇文院畜縮大工業丹鳳眼倒屧登山越嶺第二聲東高止山脈恫震圪仰海沸波翻蘅蕪和尚頭核資劃得來槐衮潢紙建國繭栗角絞衾晉帖金汋堀閱練悉寮人療治流議漉漉論進論疏納貢稱臣攀附蚍衃祺福屈理取友麴院日惕商屯生獠師役收要松風水月嵩陽笙太陽輻射蹚水外辭亡厝忘歸文糞巫婆無線電獻納司削筆小行饩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