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安席的意思、安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安席的解釋

(1).安眠。謂安然熟睡。《戰國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搖搖如懸旌。”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伏以二方未尅為念。” 唐 李白 《出自薊北門行》:“明主不安席,按劍心飛揚。” 宋 蘇轍 《颍濱遺老傳上》:“陛下晝不安坐,夜不安席。”

(2).安穩而坐。《南齊書·劉琎傳》:“ 曅 與僚佐飲,自割鵝炙。 璡 曰:‘應刃落俎,膳夫之事,殿下親執鸞刀,下官未敢安席。’”

(3).宴會入坐時敬酒的一種禮節。《西遊記》第五四回:“ 三藏 下來,卻也擎玉杯,與女王安席。”《紅樓夢》第六三回:“我們還得輪流安席呢。”《三俠五義》第一回:“這裡二位妃子吩咐擺酒,安席進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安席”是一個多義詞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層釋義:

一、核心含義

  1. 安眠,安然熟睡
    指平靜入睡或保持安穩的睡眠狀态,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戰國策》中“卧不安席”即形容心神不甯無法入睡的狀态。

  2. 安穩而坐
    表示從容、得體地入座,強調舉止的穩重。如《南齊書》記載“下官未敢安席”,即表達對尊者的謙恭态度。

  3. 宴會禮節
    指宴席中主人向賓客敬酒、安排座位的禮儀流程。例如客家人婚嫁時,送嫁舅負責保管禮金并參與安席環節。


二、延伸用法


三、現代應用

現代語境下,“安席”的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特定方言或傳統禮儀場景中。例如北方部分地區仍保留婚宴中“安席敬酒”的習俗,主家逐桌敬酒以示禮節。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習俗案例,可查閱《戰國策》《南齊書》等古籍,或參考客家文化相關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安席這個詞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安定和安甯的座位或場所。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宀(mián)部首,表示與屋宇或庇護有關;右邊是西(xī)部首,表示姓氏或方位。安席的拆分筆畫為9畫。 安席一詞的來源有待進一步研究。在繁體字中,安席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具體情況需要參考相關的曆史文獻。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在會議上坐在了一個安席,靜靜地聽着發言。 關于組詞,根據具體的語境和使用方法,可以搭配成諸如"安席之地"、"安席之歡"等合理的詞組。 關于近義詞,可以考慮使用"座位"、"坐席"等詞語來表達相似的意思。 至于反義詞,可能會有"不安席"、"鬧座"等表示不安定、紊亂的語詞作為反義。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