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邈絕的意思、邈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邈絕的解釋

(1).久遠。《史記·孝武本紀》:“ 三代 邈絶,遠矣難存。”

(2).遙遠;高遠。 清 李滢 《望羅浮歌》:“我聞 博羅 一山拔地起,邈絶霄漢橫蒼煙。”

(3).超絕。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庾闡 始作《揚都賦》” 劉孝标 注引《中興書》:“﹝ 闡 ﹞少孤,九歲便能屬文,遷散騎侍郎,領大著作,為《揚都賦》,邈絶當時。”《文選·潘嶽<射雉賦>》“何調翰之喬桀,邈疇類而殊才” 南朝 宋 徐爰 注:“言邈絶疇類,殊異才氣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邈絕”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綜合多個權威來源(如《史記》《世說新語》等)的記載:

  1. 久遠
    指時間上的遙遠,常用于描述曆史或傳說的悠遠。例如《史記·孝武本紀》中“三代邈絕,遠矣難存”,強調夏、商、周三代距今久遠,難以考證。

  2. 遙遠;高遠
    形容空間或境界的遼遠超然。清代李滢《望羅浮歌》有“邈絕霄漢橫蒼煙”一句,以“邈絕”描繪博羅山高聳入雲的景象。

  3. 超絕
    指才能、成就等超越尋常。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注引《中興書》提到庾闡作《揚都賦》“邈絕當時”,贊其文采卓然出衆。

補充說明
“邈”字本身有高遠、渺茫之意(如“邈如曠世”),與“絕”組合後強化了程度,可靈活用于時間、空間或抽象概念的極緻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邈絕

邈絕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非常遙遠、極其遙遠。它是由兩個部分構成的,左邊是“辶”部,右邊是“矢”部。邈絕的筆畫數為11畫。

來源和繁體

邈絕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經·魯頌·鷹鹯》:“鷹鹯之翼,逝不可盈。”在古代,邈絕的寫法是“邈絶”,使用了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邈絕的寫法有所不同。在楷書中,邈的上部采用“辵”部,下面是“矢”部。而絕的上面是“糸”部,下面是“彡”部。當然,這些寫法與現在略有不同。

例句

1. 他們分别生活在邈絕的山區,很少有機會見面。

2. 時間的流逝讓他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邈絕。

3. 那幅油畫畫出了一個邈絕的宇宙,令人陶醉。

組詞

邈然、望"/>邈、遙邈。

近義詞

遙遠、遙不可及、冥冥、遙遠的、深遠。

反義詞

親近、接近、親密、親近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