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輕佻而骁勇。《新唐書·馬燧傳》:“觀 僕固懷恩 樹黨自重……其子 瑒 佻勇不義,将必窺 太原 ,公當備之。”
“佻勇”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佻勇(拼音:tiāo yǒng)由“佻”和“勇”組成:
詞義特點
該詞含貶義,多用于批評那些表面看似勇敢,實則輕率、不計後果的行為。例如《新唐書·馬燧傳》中描述:“其子瑒佻勇不義”,即指人物性格浮躁且好鬥。
近義與反義
用法示例
可用于曆史或文學語境中,如:“将領若佻勇無謀,恐緻戰局失利。”
《佻勇》是一個漢語詞語,形容一個人因為輕率、急躁,而表現出勇敢的行為。這種勇敢并不經過深思熟慮,常常帶有沖動和魯莽的性質。
《佻勇》這個詞的部首是人,它的筆畫數為7。
《佻勇》一詞來源于古代《左傳》中的記載。在古代,人們将這個詞用來形容那些性格急躁、輕浮的人,他們常常在事情發生時毫不猶豫地行動,顯示出一種勇敢的姿态。
《佻勇》這個詞的繁體字為「嬋勇」。
在古代,「佻勇」這個詞的漢字寫法是有所不同的。它的古漢字寫法為「鞀勇」。
1. 他雖然佻勇,但常常因為沒有經過思考就行動而惹上麻煩。
2. 隻憑佻勇行事是不可取的,我們應該在行動前先理智地分析情況。
1. 英勇——形容勇敢、大膽的行為。
2. 勇猛——形容勇敢且激烈的行為。
3. 急躁——形容性格焦躁、不耐煩。
1. 魯莽——形容行動魯莽、不加思考。
2. 輕佻——形容言行輕率、不穩重。
1. 慎重——形容行事謹慎、深思熟慮。
2. 膽小——形容缺乏勇氣、膽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