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勿怠勿忘”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源自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五回,劉備臨終前對劉禅的囑托:
“卿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勿待勿忘!”
(注:部分文獻中“待”為“怠”的誤寫,正确應為“勿怠勿忘”)。
如需更多例句或出處原文,可參考《三國演義》第八十五回内容。
詞語解釋:
《勿怠勿忘》意為不要懈怠而忘記。它是一句警示性的勸告,提醒人們不要懶散懶惰,也不要忘記做某事。
拆分部首和筆畫:
勿:勹(勺)+又(雙人手)= 4畫
怠:心(心)+ 台(台)= 9畫
忘:心(心)+ 亡(亠)+ 㒳 = 7畫
來源:
《勿怠勿忘》來源于中國古代的《論語》,其中的一句是“君子有勿奪、有勿怠、有勿忘。”這句話意味着君子應該遵循三個原則:不要奪取他人的東西,不要松懈懶散,不要忘記應該做的事情。
繁體字:
勿怠勿忘(繁體:勿怠勿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勿:頼
怠:黛
忘:忙
例句:
我們應該勿怠勿忘,不斷發展自己的技能和知識。
組詞:
勿:勿忘初心、勸勿、毋勿
怠:怠惰、怠工、懶散
忘:忘記、忘卻、忽略
近義詞:
不懈不忘、毋忘初心、怠工忘憂
反義詞:
不勿不忘、無怠無忘、忘勿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