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田器的意思、田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田器的解釋

農具。《禮記·月令》:“﹝季冬之月﹞命農計耦耕事,脩耒耜,具田器。”《漢書·循吏傳·龔遂》:“諸持鉏鉤田器者皆為良民,吏無得問,持兵者乃為盜賊。” 唐 柳宗元 《時令論上》:“季冬講武,習射禦;出五穀種,計耦耕,具田器。”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四章第四節:“ 呂後 時,下令禁止把銅、鐵、田器、母畜賣給 南越 ,引起 南越 的不滿。”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田器”是漢語詞彙,拼音為tián qì,指代農具,即用于農業耕作的工具。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田器泛指耕作所需的器具,如耒、耜、鋤等。這一含義在《禮記·月令》《漢書·循吏傳》等古籍中均有記載,例如《漢書》提到“持鉤田器者為良民”,将田器與兵器區分,凸顯其農業屬性。

  2. 曆史文獻例證

    • 先秦時期:《禮記·月令》記載“季冬之月……具田器”,強調農具準備是冬季的重要農事安排。
    • 漢代:龔遂任渤海太守時,通過政策鼓勵農民持有田器以恢複生産,反映了田器對農業經濟的影響。
    • 唐代:柳宗元在《時令論》中延續了《禮記》的觀點,進一步說明田器在古代農政中的地位。
    • 現代研究:郭沫若在《中國史稿》中提到,漢代呂後曾禁止向南越出口田器,側面印證其作為重要物資的價值。
  3. 文化與社會意義
    田器不僅是生産工具,也被視為社會秩序的象征。例如《漢書》中“持田器者為良民”的表述,體現了古代政府對農業的重視及對農民身份的界定。

“田器”一詞貫穿中國古代農業史,既指具體的農具,也承載着農業政策、社會管理的深層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田器的意思

田器是指用于田地種植、耕種或收獲的農具。它包括各種農業工具,如犁、鋤、耙、鐮刀等,用以協助農民進行農作物的種植和農田的管理。

田器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田器的部首是田,表示與田地有關。它的筆畫數為11畫。

田器的來源

田器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衍生。田字代表田地,而器字代表工具。合在一起形成田器,表示用于田地的工具,即農具。

田器的繁體

田器在繁體中的寫法為「田器」,沒有任何差别。

田器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田器的寫法并沒有太大變化,依然是「田器」。

田器的例句

農民使用各種田器進行土地的耕種和管理。

田器的相關詞彙

組詞:農田、農具、耕地、農耕、農作物。

近義詞:農具、農藝具。

反義詞:城市器具、工業設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