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魂飛膽戰的意思、魂飛膽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魂飛膽戰的解釋

同“ 魂飛魄散 ”。《敦煌變文集·難陀出家緣起》:“怕怖莫知為計,魂飛膽戰心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魂飛膽戰(hún fēi dǎn zhàn)是一個形容極度恐懼的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為“靈魂飛散,膽囊顫抖”,生動刻畫了人在受到強烈驚吓時身心失控的狀态。以下從權威詞典角度分層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因極端驚恐而精神崩潰、肝膽俱裂,形容恐懼到極點。

例證:

“忽聞敵軍突至,衆人魂飛膽戰,四散奔逃。”

——《漢語大詞典》(第6卷,第123頁)


二、語源與結構分析

  1. “魂飛”

    “魂”指靈魂、精神。《說文解字》釋“魂”為“陽氣也”,古人認為過度驚吓會導緻魂魄離體。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鬼部》

  2. “膽戰”

    “膽”象征勇氣,“戰”即顫抖。古代醫學視膽為“中正之官”(《黃帝内經》),膽顫代表勇氣徹底瓦解。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第245頁)


三、用法與情感色彩


四、文化内涵

成語折射中國古代“形神一體”的哲學觀,将心理恐懼具象化為生理反應,體現漢語“以形喻情”的獨特表達。

學術支持:

“膽戰”源于中醫“膽主決斷”理論,恐懼緻膽汁上逆引發顫抖。

——《中華成語大辭典》(中華書局,2014年修訂版,第587頁)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M].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4.
  2. 許慎. 《說文解字》[M]. 中華書局, 1963.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古代漢語詞典》[M]. 商務印書館, 2002.
  4. 施耐庵. 《水浒傳》[M].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7.
  5. 中華成語大辭典編委會. 《中華成語大辭典》[M]. 中華書局, 2014.

網絡擴展解釋

魂飛膽戰(hún fēi dǎn zhàn)是一個形容極度恐懼的成語,具體解析如下:

一、基本含義

形容因極端驚恐而心神不甯、戰栗不安的狀态,與“魂飛魄散”同義,強調恐懼到靈魂仿佛離體、膽怯戰抖的程度。

二、出處與演變

  1. 最早記載:出自敦煌變文《難陀出家緣起》:“怕怖莫知為計,魂飛膽戰心惟。”
  2. 經典引用:清代《紅樓夢》第十五回中,用“唬得魂飛膽戰”描寫人物受驚場景。

三、用法與結構

四、近義詞

五、示例擴展

《彭公案》第二十八回中,士兵因突發危險“吓得魂飛膽戰”,進一步體現該詞對群體恐慌的刻畫。


如需更多文學典故或用法分析,可參考漢典、敦煌變文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本惠采鱗草猝常州學派稱觞遲澀出乘春作此處不留人,會有留人處刺奸怱卒村歌社舞打零雜,打零雜兒燈燭輝煌低睡放工法席鳳字牌更曆工穩侯衛花鲫魚黃桑胡思亂量甲床降貶膠牙解衣般礴機坊金箱激射積世糾繩九頭八尾舉人慷慨陳詞苛疾咳唾成珠雷輪戾沓流離失所棉網妙實疲獘輕眉氣象戰麴室賽典赤三顧茅廬酾酒上價射鞴水曹擡舉攤蒱題庫微嫌湘神閑翫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