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傳·哀公十四年》:“ 小邾射 以 句繹 來奔,曰:‘使 季路 要我,吾無盟矣。’使 子路 , 子路 辭。 季康子 使 冉有 謂之曰:‘千乘之國,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對曰:‘ 魯 有事於 小邾 ,不敢問故,死其城下可也。彼不臣而濟其言,是義之也。 由 弗能。’” 楊伯峻 注:“ 季路 即 子路 ,《論語·顔淵》謂‘ 子路 無宿諾’,足見 季路 之誠信素著,故 射 寧與 子路 相約,而不欲與 魯 盟誓。”後以“ 季路 一言”指可以憑信的話。 北周 庾信 《拟連珠》之三:“是以開百裡之圍,用 陳平 之一策;盟千乘之國,須 季路 之一言。”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李伯言》:“餘婢實價購之,今被誤控。此事君親見之,惟借 季路 一言,無他説也。”
“季路一言”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源自《左傳·哀公十四年》:
小邾射以句繹來奔,曰:“使季路要我,吾無盟矣。”
(楊伯峻注:因子路以誠信著稱,故小邾射甯信其口頭承諾,不願與魯國正式盟誓。)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左傳》原文或楊伯峻的注釋。
《季路一言》是一個成語,由“季路”和“一言”兩部分組成。下面将分别介紹其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相關内容。
“季路”中的部首是“子”,筆畫數為3。 “一言”中的部首是“言”,筆畫數為7。
《季路一言》來源于《論語·季氏篇》中的一段對話。孔子問季氏:“兄弟不和,怎麼辦?”季氏回答說:“季路一言,決猷。子貢曰:‘千裡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說通過一個簡單的話,可以解決兄弟不和的問題。
繁體中,“季路一言”的寫法為“季路一言”。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可能會有一些變化。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變化不影響成語的意思。
他們之間的争端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但是最終通過季路一言解決了。
季節、季風、路線、一舉成名
一語道破、勸人為善
不辭而别、話中有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