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頻帶的意思、頻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頻帶的解釋

[frequency band] 聲波、無線電波或光波的一系列連續頻率範圍之一。亦稱“波段”

詳細解釋

在電磁波或聲波波譜中的一段波長範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頻帶在漢語詞典中的規範解釋指電磁波或聲波頻譜中特定範圍的頻率集合。該術語廣泛應用于通信、聲學及電子工程領域,其核心含義可拆解為以下兩點:

  1. 頻率範圍的界定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頻帶指“在電磁波或聲波中,具有一定寬度的頻率範圍”。例如無線通信中,調頻廣播占用88MHz-108MHz頻帶,該範圍決定了信號傳輸的容量與抗幹擾能力。

  2. 技術場景中的分類功能

    在《電子學術語國家标準》(GB/T 2900.56)中,頻帶強調對頻譜資源的劃分管理。不同頻帶特性差異顯著:

    • 低頻帶(如30-300kHz)適用于水下通信
    • 微波頻帶(如3-30GHz)支持高速數據傳輸

      這種劃分保障了各類通信系統(如5G、衛星導航)的并行運作。

關聯概念

頻帶寬度(帶寬)作為關鍵衍生術語,指頻帶上限與下限頻率之差,單位為赫茲(Hz)。例如語音通話需4kHz帶寬,而高清視頻傳輸需>10MHz帶寬,直接決定信息傳輸速率。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全國電工術語标準化技術委員會. 《GB/T 2900.56-2018 電工術語 控制技術》. 中國标準出版社, 2018.

網絡擴展解釋

頻帶是通信和信號處理領域的核心概念,主要描述信號或信道所占據的頻率範圍。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定義與基本概念
    頻帶(Frequency Band)指電磁波(如無線電波、光波)或聲波在頻譜中占據的連續頻率範圍,也被稱為“波段”。在通信中,頻帶寬度(即帶寬)決定了信號傳輸的容量和質量。例如,模拟電話信號的頻帶為3100Hz,而一個PAL-D電視頻道的頻帶為8MHz。

  2. 應用領域
    頻帶廣泛應用于無線電通信、網絡傳輸、聲學等領域。在無線通信中,不同頻段被分配給不同用途(如5G、Wi-Fi)以避免幹擾。對于數字信號,頻帶寬度還與數據傳輸速率相關,頻帶越寬,單位時間可傳輸的數據量越大。

  3. 單位與分類

    • 模拟信號:以赫茲(Hz)為單位,表示頻率範圍(如20Hz-20kHz為人耳可聽聲波頻帶)。
    • 數字信號:常以比特/秒(bps)衡量,表示信道的數據傳輸能力。
  4. 頻帶與帶寬的關系
    頻帶強調頻率範圍本身,而帶寬通常指該範圍的寬度。例如,頻帶可能指2.4GHz-2.5GHz,帶寬則為100MHz。兩者常被混用,但帶寬更側重“能力”描述(如信道最大支持寬度)。

  5. 實際案例

    • 移動通信:手機支持多頻帶以兼容不同國家網絡标準。
    • Wi-Fi:2.4GHz和5GHz是兩種常用頻帶,前者覆蓋廣但速率低,後者反之。

如需進一步了解不同頻段劃分(如HF、UHF)或技術細節(如調制方式對頻帶的影響),可參考通信工程類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阿婆悖謬别宅擦磨長弓射朝廟赤厄窗扉垂旒詞訟辭行待潮捯騰大自然雕弊頂冠束帶釘緊割據一方乖慵挂拉佷強合異烘的黃茅白葦畫贊活頭兒交接靜谧笄總看煞孔艱曆涉陸塗眉圖密疏鳥竄賠價盆浴前跸搶白千門起兵動衆七節鞭清事輕傜薄賦齊天洪福缺文日子戎軒射垛設放生意經受诎蒐狩條列衛從懀懀五放家五民線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