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具。《礼记·月令》:“﹝季冬之月﹞命农计耦耕事,脩耒耜,具田器。”《汉书·循吏传·龚遂》:“诸持鉏鉤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 唐 柳宗元 《时令论上》:“季冬讲武,习射御;出五穀种,计耦耕,具田器。”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四节:“ 吕后 时,下令禁止把铜、铁、田器、母畜卖给 南越 ,引起 南越 的不满。”
“田器”是汉语词汇,拼音为tián qì,指代农具,即用于农业耕作的工具。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田器泛指耕作所需的器具,如耒、耜、锄等。这一含义在《礼记·月令》《汉书·循吏传》等古籍中均有记载,例如《汉书》提到“持鉤田器者为良民”,将田器与兵器区分,凸显其农业属性。
历史文献例证
文化与社会意义
田器不仅是生产工具,也被视为社会秩序的象征。例如《汉书》中“持田器者为良民”的表述,体现了古代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及对农民身份的界定。
“田器”一词贯穿中国古代农业史,既指具体的农具,也承载着农业政策、社会管理的深层内涵。
田器是指用于田地种植、耕种或收获的农具。它包括各种农业工具,如犁、锄、耙、镰刀等,用以协助农民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和农田的管理。
田器的部首是田,表示与田地有关。它的笔画数为11画。
田器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衍生。田字代表田地,而器字代表工具。合在一起形成田器,表示用于田地的工具,即农具。
田器在繁体中的写法为「田器」,没有任何差别。
在古时候,田器的写法并没有太大变化,依然是「田器」。
农民使用各种田器进行土地的耕种和管理。
组词:农田、农具、耕地、农耕、农作物。
近义词:农具、农艺具。
反义词:城市器具、工业设备。
八树本质褊狷笔酣墨饱比肩民秉穗赪怒持枢刺网大卜撢人碓投繁法飞鸿斧碪泔水告诵钩袒贯馆打规踪号纸黄桑活产检促见势不妙纠缠不清据鞍踞峙看中荖浓溪龙幄率陀天院芒芒苦海缅想南平獠闹银鸟耍褭駣翩其反矣偏艺浅鄙遣俘前一阵子挈龟黥刑阮咸弱辰色庄始黄事危累卵四个现代化同类相求剸繁治剧鼍梁亡破猥弱温颜五禽嬉蟹行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