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稀薄的雲氣。 晉 陶潛 《時運》詩:“山滌餘靄,宇曖微霄。” 清 曹寅 《虎丘雪霁寄松齋大兄筠石二弟》詩之三:“黯黯微霄玉塔光,僧廬稠疊臘梅香。”
“微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微霄(拼音:wēi xiāo)指稀薄的雲氣,常見于古詩文中的自然描寫。例如:
部分資料提到該詞可形容微弱的光線或影響,如“微小的霞光”,但這一用法多見于現代引申解讀,古詩文中更側重“雲氣”本義。
可聯想“霄”指天空或雲氣,“微”表稀薄,組合即為“稀薄的雲氣”。若需進一步了解詩句用例,可參考陶潛、曹寅等作品。
微霄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天空微小的一部分或者指晨曦初露的天空。
微霄的拆分部首是禾(hé)和雨(yǔ),其中禾是指田間莊稼,雨是指雨水。
根據《新華字典》的計算,微霄的總筆畫數為12畫。
微霄來源于古代文學作品《詩經·秦風·蒹葭》,其中有一句詩:“微霜凄凄,獨立湖上。”這裡的“微霜凄凄”指的就是晨曦初露的天空。
在繁體字中,微霄的寫法為微曉。
在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中,微霄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在現代,微霄的寫法已經固定為禾+雨兩個部首。
1. 清晨的微霄中,太陽漸漸升起。
2. 窗外的微霄給整個城市帶來了一絲甯靜的氛圍。
組詞:微小(形容詞,意思是非常小)、微光(名詞,指微弱的光線)。
近義詞:晨霞(指早晨時的霞光)。
反義詞:巨霄(指遼闊的天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