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山鬥的意思、山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山鬥的解釋

(1). 泰山 、北鬥的合稱。猶言泰鬥。比喻為世人所欽仰的人。語出《新唐書·韓愈傳贊》:“自 愈 沒,其言不行,學者仰之如 泰山 、北鬥雲。” 宋 辛棄疾 《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詞:“況有文章山鬥,對桐陰、滿庭清晝。” 明 喬世甯 《何先生傳》:“ 明 興,詩文足起千載之衰,而 何 李 最為大家,今學士家稱曰‘ 何 李 ’,或稱曰‘ 李 何 ’,屹然為一代山鬥雲。” 清 姚鼐 《碩士約過舍久俟不至留書與之》詩:“吾非山鬥倫,不詆排 釋迦 。”

(2).敬稱。用來稱呼對方。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鳳》:“叟緻敬曰:‘久仰山鬥!’乃揖生入。”《西湖佳話·葛嶺仙迹》:“尚不曾拜識山鬥,晚生小子安敢妄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山鬥是漢語中對德高望重或成就卓越之人的尊稱,其核心含義源自“泰山北鬥”的簡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比喻意義。以下從詞典釋義角度詳細說明:

一、 本義溯源與核心釋義

  1. 字面來源與簡稱: “山鬥”是“泰山北鬥”的縮略語。泰山為五嶽之首,象征崇高;北鬥七星居天穹之北,為辨識方向的重要星象,象征指引。兩者結合,喻指在某一領域地位崇高、受人敬仰的權威人物或精神領袖。
  2. 權威詞典釋義:
    • 《漢語大詞典》: 解釋為“泰山北鬥”的省稱。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為人們所敬仰的人。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指泰山和北鬥星,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為衆人所敬仰的人。
    • 《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亦作“泰鬥”。泰山北鬥的簡稱。比喻在某一方面負有名望、為衆人敬仰的人物。

二、 比喻義與用法詳解

  1. 尊崇的對象: 特指在學術、文化、藝術、技藝等特定領域内,造詣精深、成就斐然,被公認為權威或楷模的人物。例如:“文壇山鬥”、“學界山鬥”。
  2. 敬仰的情感: 使用“山鬥”一詞時,帶有強烈的敬仰、推崇和尊重之情,強調被稱頌者在群體中的核心地位和巨大影響力。
  3. 曆史淵源: 該詞典出《新唐書·韓愈傳贊》。唐代文學家韓愈去世後,其門人李漢在編纂《昌黎先生集》的序言中贊頌道:“學者仰之如泰山北鬥雲。”意指當時的學者們敬仰韓愈如同仰望泰山和北鬥星一樣。自此,“泰山北鬥”及簡稱“山鬥”便成為敬稱傑出人物的固定用語。

“山鬥”是一個承載着高度贊譽的敬辭,其本質是“泰山北鬥”的凝練表達。它形象地借用了泰山之巍峨與北鬥之明耀,用以比喻那些在各自領域達到巅峰、品德高尚或貢獻卓著,從而赢得廣泛敬仰與追隨的傑出人物。其使用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德行與成就并重的尊崇。

來源參考: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夏征農, 陳至立 主編. 《辭海》(第七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宋] 歐陽修, 宋祁 等. 《新唐書·卷一百七十六·列傳第一百一·韓愈》. 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山鬥”是漢語中的古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 比喻義
    指“泰山”和“北鬥”的合稱,喻指德高望重或成就卓越、備受尊崇的人物。

    • 語出《新唐書·韓愈傳贊》:“自愈沒,其言不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鬥雲。”。後常以“山鬥”類比領域泰鬥,如宋代辛棄疾《水龍吟》詞中稱韓愈為“文章山鬥”,明代文人喬世甯也以“一代山鬥”形容文壇領袖。
  2. 敬稱義
    古代用作對對方的尊稱,表達敬意。例如《聊齋志異·青鳳》中“久仰山鬥”即表示對對方的敬慕。

補充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編珠标譽避貓鼠秉燭不足介意車戽承霤扯直崇壯觸搏詞窮理盡打冷戰點鬟鍛竈放圍分钗劈鳳佛男佛頭菊扞城幹甚麼稾草共儉國徽還履和悌花名簿火上加油驕婦交私澆酗擊馬徑道鯨鬣謹記僦櫃酒生簾子撩峭離戾靈節林海音美孚燈門迳末末了辟邪氣岸牽蔽遷渝崎峗泉塗掃尾蛇禍勝友如雲實廪使錢輸力談柄玩火仙呗巷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