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填發的意思、填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填發的解釋

[fill in and issue] 填寫發放

詳細解釋

填寫發給(票據、證件等)。《新華月報》1952年第9期:“算出各受災農戶減免的稅額後,分别填發減免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填發是漢語中的一個複合動詞,由“填”和“發”兩個語素構成,多用于行政、法律或正式文書的語境中,指填寫并發放(文件、憑證等)的行為。其核心含義強調通過規範流程完成書面材料的制作與交付。以下是具體解析:


一、語義分解

  1. 指在文件、表格或憑證的指定位置書寫、填寫内容,如填寫姓名、日期、金額等信息,确保信息完整準确。

  2. 指将填寫完畢的文件正式發放、交付給相關對象(如個人、機構),使其産生法律或行政效力。


二、典型使用場景

  1. 行政文書

    政府部門對證件(如身份證、護照)、許可證、批文等進行填寫并發放。

    例:公安機關為申請人填發居民身份證。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2. 法律憑證

    法院或行政機關制作并交付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書,如判決書、處罰決定書等。

    例:稅務機關填發稅款繳納通知書,要求納稅人限期繳納稅款。

    來源:《法律文書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

  3. 經濟票據

    企業或機構開具發票、收據、支票等憑證,完成填寫後交付受票方。

    例:財務部門為客戶填發增值稅專用發票。

    來源:《票據法實務指南》,中國法制出版社,2019年。


三、近義詞辨析


四、權威來源參考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2016年出版,收錄“填發”作為規範動詞,釋義為“填寫并發出(文件)”。

    查看釋義(注:此為商務印書館官方書籍介紹頁)

  2. 《法律文書制作與適用》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21年,第128頁明确将“填發”列為行政文書制作術語。

    圖書信息

  3. 《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

    第三十五條規定稅務機關需“填發”稅款憑證,佐證其法律語境中的規範性。

    法規原文


五、使用注意事項

網絡擴展解釋

“填發”是一個動詞,通常指填寫并發放(票據、證件等),常見于行政或事務性流程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使用場景

  1. 官方文件處理:例如政府機構填發減免稅憑證(參考《新華月報》案例)。
  2. 證件辦理:如填發保險單、成績單等需填寫并交付的文書。
  3. 日常事務:常見于需填寫表格并分發的場景,如活動邀請函的填發。

與其他解釋的差異

部分來源(如)将其解釋為“填補空缺”的成語,但此用法較為罕見,主流仍以“填寫發放”為核心含義。

示例

若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别人正在浏覽...

百煉金鄙夭裁遣讒鼎承祀擔擱擋頭陣蠹啄剖梁柱風宿水餐乖實詭動瑰絕傀壘河蚌衡度患氣化順笏頭踐盤焦金流石嘉言善行劑鋼卷騰拘縛慷惋客邪昆侖老酒骊火臨局立辟輪訓秘畫闵酷泥蟠泥文偏懷釺焊棄禮清冽曲恭乳缽三尺枯桐神燈時頃失正受汙疏蕩孫婦提揭題奏童幼沃然無期别物在人亡閑疊相女配夫小通溪濑洗民